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雌性哺乳类细胞X染色体失活是一种表观遗传学现象:雌性哺乳类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有活性,另外一条失活;失活是随机的。小鼠毛色中黑色和鼠色由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失活的X染色体能够正常解旋并完成复制
B.失活的X染色体可以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染液进行染色后观察
C.甲的毛色细胞中基因A不能表达的原因是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D.一只鼠色雌性小鼠和一只黑色雄性小鼠杂交,后代小鼠毛色都是黑色
2 . 下图为某生物(2N=8)精巢中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则②阶段可能为减数分裂Ⅱ后期
B.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的变化,则a值为4
C.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则a值为1
D.精巢中可同时观察到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和减数分裂的细胞
3 . 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  )
A.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核糖体合成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
C.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D.着丝粒全部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
4 . 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发现,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分裂期存在核膜、核仁消失与重建过程
D.分裂前的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18-19高三·浙江·阶段练习
名校
5 . 图甲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核DNA含量对应的细胞数量(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的G1、G2时期细胞中都有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乙中的核DNA含量为2C~4C的细胞,处在图甲的S期
C.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乙中核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
D.图乙中核DNA含量为4C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
6 . 某生物(2N=8)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基因情况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变异的前提下,下列关于该动物的原始生殖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和2个A基因
B.当细胞中有2个a基因和2个B基因时,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C.当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时,同时会含有2个A基因和2个B基因
D.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X染色体和a基因的数量不同
2010·上海黄浦·二模
7 . 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属于该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①②B.②③C.④②D.③④
2023-03-02更新 | 1287次组卷 | 8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8 . 研究发现,线粒体基质中有一个环状的双链DNA分子(mtDNA),能控制合成线粒体中的一些蛋白质。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mtDNA分子在有丝分裂后期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B.mtDNA分子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
C.mtDNA分子中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
D.mt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
9 . 如图为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展示了着丝点的三层结构与连离粒以及染色体其他部分的关系,连离粒为一段直链可复制的非编码DNA,在连离粒的两侧为着丝点,着丝点可附着纺锤丝,因连离粒和着丝点所在的区域很小,光学显微镜下很难分开。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复制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连离粒连接,实际存在两个着丝点
B.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连离粒断裂,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C.在细胞分裂间期,连离粒DNA的复制可能被抑制,导致姐妹染色单体相连
D.连离粒DNA恢复复制时以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0-11高三上·山东临沂·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三个阶段,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分子,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
2023-01-12更新 | 590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5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