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Oct3、Sox2、c-Mve和KIf4等基因导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中,使高度分化的成熟体细胞重新编程为可发育成身体组织的非成熟细胞,这种细胞与人类胚胎干细胞极其相似,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能被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神经细胞等人身上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被誉为再生医疗的王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iPS细胞能分化成不同种类细胞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iPS细胞与成熟体细胞相比,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iPS细胞和成熟的体细胞相比,还具有分裂分化的能力
D.iPS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和细胞内DNA分子数目相同
2 . 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
B.图1中BC段的细胞核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
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3 . 某生物的卵原细胞在培养液中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研究人员在该生物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将一个双链均被14C标记的基因A和一个双链均被13C标记的基因A插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将此卵原细胞在普通12C培养液中培养,先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再发生如图所示的“逆反”减数分裂,共产生8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逆反”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Ⅱ分离
B.8个子细胞中,最多有4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
C.8个子细胞中,可能有1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1个卵细胞含13C标记
D.8个子细胞中,可能有2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6个极体都不含14C标记和13C标记
4 . 如图表示一个正在分裂的基因型为AAXBY的动物细胞,图示为染色体(用数字表示)及所带部分基因(用字母表示)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细胞产生了一个AXBY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的精细胞为AXBY、A、a
B.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2号和4号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仅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不能出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
D.若该细胞正常分裂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图中细胞相同
5 . 甲、乙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不同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中有4个染色体组
B.甲图中①②染色体.上基因分布的原因是染色体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C.乙图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可产生基因型为AB和aB两种精子或极体
D.乙图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
6 . 某性原细胞(2n=16)的DNA全部被32P标记,其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继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能正确表示有丝分裂前期(白色柱状图)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灰色柱状图)每个细胞中含32P的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的是(  )
A.B.
C.D.
2022-10-12更新 | 51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阶段检测(一)生物试题
7 . 某精原细胞(2N=6)中DNA被32P充分标记后,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共产生8个精细胞(不考虑染色体数目变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6条染色体含有32P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6条染色体含有32P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一定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
8 .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移向两极的机制有三种假说:假说1认为由微管发生中心端微管解聚引起,假说2认为由动粒端微管解聚引起,假说3认为由微管发生中心端和动粒端微管同时解聚引起。用不同荧光标记纺锤丝和染色体如图1,用激光使纺锤丝上箭头处的荧光淬灭(不影响其功能)如图2,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3,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发生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纺锤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图2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
C.纺锤丝的牵引导致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D.实验结果表明染色体移向两极是由微管发生中心端微管解聚引起的
2022-09-01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自主学习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某二倍体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图甲细胞取自该动物的某一器官,图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比值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动物为雌性个体,与图甲细胞一起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结束后,最终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该动物为雄性个体,则产生甲的精原细胞,最终产生的4个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图甲可对应图乙的____________段,图乙中。c点时细胞内的染色体变化为____________
(3)已知胸苷(TdR)双阻断法可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下图中G1、S、G2、M期依次为8h、6h、4h、1h。某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方法来同步化细胞周期,实验过程如下:
①阻断I:将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培养在含有过量TR(DNA复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时间不短于____________h;才能使细胞都停留在图b所示的S期。

②解除: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时间应控制在6h至13h之间,才能继续进行第二次TdR的阻断,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阻断Ⅱ:处理与阻断I相同。经过以上处理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____________,从而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2010·上海浦东新·二模
10 . 用32P标记了玉米根尖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2022-06-24更新 | 226次组卷 | 7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