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图1是基因型为AABb 的雄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分裂图像,图2是细胞分裂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曲线,图3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处于图2曲线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区段,对应图3中______________(用甲、 乙、丙、丁表示)表示的时期。
(2)该动物细胞分裂时基因B与基因b的正常分离发生在图2曲线__________区段, 出现图1的原因:可能是DNA复制出现差错,其最容易发生在图2曲线__________区段: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基因型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配子时,有可能正常进行分裂,也有可能发生了(2)题中的两种原因,则其可能产生____________种配子,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8对,细胞周期约12小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拍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为分裂后期细胞,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B.b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16条,核DNA分子32个
C.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
D.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
2022-06-16更新 | 7472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3 . 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腺嘌呤(A)脱氨基之后转变为次黄嘌呤(I),与胞嘧啶(C)配对。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核DNA复制时,一个DNA分子的两个腺嘌呤碱基发生脱氨基作用(不考虑其他变异),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两个子细胞中含有次黄嘌呤
B.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C.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正常受精后,一定含有异常基因
D.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都含有次黄嘌呤
4 . 某种蝗虫正常二倍体雌性个体染色体组成为22+XX,雄性个体染色体组成为22+XO(只有一条性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雄蝗虫精巢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可能是0条、1条、2条
B.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少一条
C.雄蝗虫在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
D.蝗虫的基因组测序应测定13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5 . 选取大蒜(2n=16)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待其完成两次细胞分裂后进行统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有两个细胞中含32P,两个细胞中不含32P
B.可能每个细胞中既有含32P的染色体,也有不含32P的染色体
C.可能有两个细胞中的核 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32P
D.所有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均占染色体总数的3/4
6 . 人体内生殖细胞增殖的方式是减数分裂,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根据增殖状态可以分为3类细胞:
①暂不分裂(休眠期)的细胞,如淋巴细胞,肝细胞、肾细胞,这类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可重新进入分裂状态;
②永不分裂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
③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如干细胞。
如图表示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核DNA和RNA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曲线表示核DNA的数量变化,b时期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
B.肝细胞、肾细胞等细胞受到某些刺激后,核DNA会发生如图示变化
C.c时期细胞中核DNA、染色体(质)的数量均是a时期的2倍
D.在d时期一般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7 .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历程,应用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一)某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图1是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示意图。
(1)出现图示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此情况下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类型是_____
(2)若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类型是AB、Ab和ab,则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
(3)A和a的本质区别是_____

(二)研究人员在研究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发现了如图2的“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并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研究发现其染色体分配情况如图3。
(4)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①“逆反”减数分裂是获得重组染色体的卵细胞的途径之一
②“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③“逆反”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④观察染色体的行为,需要将染色体染色,不可以用甲基绿作为染色剂

(三)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

(5)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消耗的能量_____(填“=”或“>”或“<”)分裂期。
(6)ef减半的原因是的_____
(7)利用药物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细胞将停留在_____(用a-h英文表示)。
(8)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细胞核中进行的主要活动是_____
8 .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一种用于检测人类染色体疾病的方法,通常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过程如下表,请完善表中有关内容。
实验步骤的目的简要操作过程
供给淋巴细胞存活必需的营养等条件,同时防止培养过程中①_______________用蒸馏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及促生长因子等制备合成培养基,还需添加适量的②_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植物凝集素(PHA,可促使淋巴细胞分裂),同时要添加适量的青霉素、链霉素,无菌处理
获取淋巴细胞消毒、采集静脉血,滴加到培养瓶中,轻轻摇匀
将淋巴细胞培养至分裂高峰将培养瓶置于37℃恒温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水平晃动培养瓶,使③_______________,再继续培养48小时
_______________终止培养前2~3小时,加入秋水仙素溶液3~4滴后混匀,继续培养至结束
_______________将培养液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加入0.075mol/L的KCl溶液(浓度略低于细胞内液),用吸管轻轻吹打细胞团混匀
观察细胞染色体核型沉淀物中加入固定液处理,用Giemsa染色后,制片镜检
(2)镜检发现某男孩的部分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如图1所示,表明图示细胞出现了染色体数目倍增的异常现象,形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同时,与淋巴细胞正常分裂的相同时期相比,图示细胞还表现出的异常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关键作用,Cdk通常需要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结合后才具有活性,两者结合作用机理如下图2所示。Cdk被完全激活,首先需要_______________,进而引起T环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然后在Cdk激活激酶的作用下使T环上的特定位点发生_______________
2022-04-03更新 | 10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9 . 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周期性变化是核DNA均等分配的结构基础
B.图中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和核膜重新形成
C.利用药物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细胞核中进行DNA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
2022-03-29更新 | 90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10 . 科研人员以雌性角喙栓蚤蝇为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选择联会时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B.在卵巢中具有含4、8、16条染色体的细胞
C.显微镜视野中大部分细胞具有图中形态的染色体
D.角喙栓蚤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2022-03-26更新 | 41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