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有丝分裂中存在如下图所示的检验机制,SAC蛋白是该机制的重要蛋白质。

(1)图中细胞可能为___(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图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期,该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___
(2)B细胞中有___条染色体,将染色体用蛋白酶处理后,剩下的丝状物的名称是___
(3)图中的结构②为___。一开始SAC蛋白位于②上,请结合图中B→D的过程分析,如果②与纺锤丝连接并___,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脱离②,当所有的SAC蛋白都脱离后,细胞进入图D所示的时期,APC被激活。
(4)此机制能保证所有染色体都做好相应准备,才能激活APC,细胞进入后期。如果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改变,该机制保证有丝分裂正常进行的意义表现在:___
2022-03-15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2 . 如图只表示果蝇(2n=8)一次细胞分裂某一阶段(图中1-2)的核DNA数或染色体数或染色体组数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减I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某一阶段,则a=8
B.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某一阶段,则a=2
C.若着丝粒分裂发生在E点之后(不含E点),则该图示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D.若CD段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则该图示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2017-12-14更新 | 3029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下图甲为某动物(2N=8)体内的一个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图乙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Ⅰ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B.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Ⅱ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
C.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Ⅰ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
D.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乙细胞所处分裂时期一定位于图甲中的Ⅱ段
2018-05-10更新 | 2277次组卷 | 10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
4 . 下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n)精巢中正在分裂的甲细胞和乙细胞,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着丝粒附时间的变化,发现其依次出现在细胞①~③(或①~④)的不同位置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和乙细胞中均标记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
B.甲细胞的着丝粒到达③位置时,细胞内的染色单体数为0
C.乙细胞的着丝粒从②到③位置的过程中仍保留着染色单体
D.乙细胞的着丝粒到达④位置时,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为2
5 . 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某高等动物体细胞内的DNA均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在无放射性(31P)的培养液中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细胞甲是处于第2次分裂过程的一个细胞。如图为细胞甲的A/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细胞甲继续分裂后得到子细胞乙和丙。不考虑新的可遗传变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乙和丙的基因组成可能均为AaBb;也可能一个为AABb,另一个为aaBb
B.细胞乙和丙含放射性的染色体之和最多为5条
C.细胞甲在分裂过程中含放射性的染色体最多为5条
D.细胞乙再次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
6 . 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多细胞真菌,其部分生活史过程如图1所示,子囊是粗糙型链孢霉的生殖器官。合子(受精卵)先进行减数分裂,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子囊孢子(配子)。由于子囊外形狭窄,合子分裂形成的8个子囊孢子按分裂形成的顺序纵向排列在子囊中,图2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仅示部分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在C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图2中的____所示图像,所形成的a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____条。
(2)若某合子的所有核DNA双链均被32P标记,将其置于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则子囊内最终形成的某一子囊孢子中含有32P的核DNA数为____
(3)已知子囊孢子大型(R)对小型(r)显性,黑色(H)对白色(h)显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大型黑色、小型白色两种子囊孢子分别培养成菌丝,两种菌丝杂交产生合子,该合子基因型为____
①若该合子在减数分裂时没有发生互换现象,则形成的子囊孢子的排列有____种情况。
②若该合子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互换现象导致一个H基因与h基因位置互换,且子囊中的b细胞表型为大型白色。则同一子囊中最终形成的8个子囊孢子的颜色和大小排布最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
A.       B.
C.        D.
7 . 图甲、乙均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情况。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所处的具体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含有________个四分体,对应图丙的________段。
(2)图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对应图丙的________段,不考虑变异,图乙细胞中染色体2上对应位置的基因是________(填“A”或“a”)。
(3)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________段。
8 . 甲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甲图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细胞相当于乙图cd区间
B.在乙图的ab区间,甲图中的3的数目会加倍
C.在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
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2019-04-21更新 | 105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1
9 . 甲、乙两图代表某二倍体生物某器官中细胞分裂示意图,丙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比值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据细胞分裂图,可判断该二倍体生物为____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图ab段细胞核内主要发生了____________
(2)甲图可对应丙图的_____________段。与甲图相比,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成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这种分裂方式对生物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同种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中,不同的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M-分裂期)。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只抑制S期DNA的合成,对其他时期不起作用,故用TdR处理可将整个细胞群体同步到同一时期。将TdR添加到培养液中,在培养时间为_____________(用细胞周期中的时期表示)后,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S期。
(4)研究发现,处于抑制状态的细胞,在洗脱TdR后,细胞继续分裂。采用TdR第一次阻断的细胞都处于S期,此时的S期细胞可能处于S期的任何时期。请思考,如何操作才能得到处于G1和S期交界处的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通过测定细胞的 DNA含量可以分析细胞周期。实验人员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 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据图分析结果,下列不正确的是(       
A.乙 DNA数目为 2C-4C,说明正在进行 DNA复制
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细胞属于丙组
C.若阻断细胞 DNA的复制,则甲组细胞数目减少
D.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