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0-21高二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1 .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孤岛上生存看大量女娄菜植株(2n=24),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女娄菜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黄色且仅存在于雄株中(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为B、b)。如表是三组杂交实验及结果。
实验组别母本父本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绿色金黄色全为绿色雄株
绿色金黄色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1:1
绿色绿色绿色雌株: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2:1:1

(1)根据表中数据,推测孤岛上没有金黄色雌株的原因是_______
(2)请写出第Ⅲ组子一代中“绿色雌株”的基因型_______。若第Ⅲ组的子一代植株随机交配,则子二代中B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
(3)女娄菜控制植株高茎(A)和矮茎(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矮茎绿叶雌株(甲)和高茎绿叶雄株(乙)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绿叶雌株:高茎绿叶雄株:高茎金黄色雄株=2:1:1。若把F1中的高茎绿叶雌株和F1中的高茎金黄色雄株进行杂交。则F2中矮茎金黄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4)重复题(3)中甲×乙杂交实验1000次,在F1中批然收获到一株矮茎绿叶雄株(丙)。科研人员通过对丙植株相关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组成的检测,对此异常结果进行了以下分析。请将分析结果填入下表:
丙植株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丙植株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基因组成乙植株花粉异常现象
24aaBB常染色体丢失了基因A所在的片段
23_______缺少基因A所在的染色体
24_______基因A突变为基因a

2020-01-30更新 | 54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上试卷高中生物078(第二批)
18-19高二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2 . 下列是以玉米为材料的系列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已知染料TTC在氧化态时为无色,接受氢后为红色。将煮熟的玉米籽粒(A)和未煮籽粒(B)纵切后放入TTC溶液,35°C保温一段时间后,取出后置于滤纸上观察胚的颜色。预期_________组的胚为红色。取出的胚一段时间后颜色会逐渐褪去,其原因是_________
(2)为探究DNA复制方式,用处于同步分裂的玉米分生区细胞(2N=20)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将细胞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1个周期时间
步骤2:取出细胞冲洗后转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2个周期时间
步骤3:对每个培养周期的细胞进行取样,检测中期细胞的染色体放射性分布
图甲表示DNA可能存在的三种复制模式,图乙表示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分布情况。

分析讨论:
①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在_________酶的作用下,与其它脱氧核苷酸连接成子代DNA链。
②若第1个周期的中期染色体情况为图乙中的A,则该结果_________(能、不能)确定复制方式为图甲中的a。
③若DNA复制符合图甲中的a模式,则可推测第2个周期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染色质数目为_________条。第3个周期的中期染色体情况为图乙中的_________(选填字母)。
(3)为验证Mg2+是玉米生长的必需元素,某小组利用生长状况一致的玉米幼苗,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甲组培养在全营养培养液,乙组培养在缺Mg2+的培养液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并观察两组幼苗的长势。
①为进一步验证Mg2+一定是玉米生长必需的,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
②培养过程需要保持培养液中的氧气充足,其目的是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发现,某些必需无机盐离子的浓度比实验开始时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③以幼苗的高度为指标,请在坐标系中用曲线形式预测完整的实验结果。___
2020-01-06更新 | 91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上试卷高中生物030(第二批)
3 . 下图 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若将该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放在含有32P 的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转移至不含有32P 的培养液中继续分裂至后期,则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中,含32P 的染色体有_____条。
(2)若图B 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或②_____
(3)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之比y1和 y2依次为1/2、1,请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图中MI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__________
(4)画出该生物体形成AB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 AB形成有关的细胞图)
_______________
4 . 科学工作者用荧光标记法对某品系二倍体植物AA(2n=24)的花色基因(A-红花、a-白花)进行研究,A被标记为红色荧光点。
(1)正常个体一个细胞的红色荧光点数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个,这表明该细胞完成了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在该品系中,偶然发现有一棵植株的绝大多数体细胞中有三个红色荧光点,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植株育性正常。取该植株的体细胞进行观察,发现染色体数量为24条,但染色体的结构异常。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实验:
①让该植株与白色品系植株杂交得F1
②任取两株F1植株杂交,得到F2(假设F2的数量足够多);
③统计F2中各花色的比例:
若后代红花∶白花=____________,则能确定属于第二种情况。
若后代红花∶白花=3:1,则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属于第一种情况。请画出F1可能的基因及染色体组成图像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原因:_________
2018-05-24更新 | 89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二)理综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将某动物细胞的核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染色体数为2N)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经过连续两次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32P含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00%
B.若进行减数分裂,在减Ⅰ后期含32P的染色体数为4N
C.若进行有丝分裂,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50%
D.若进行有丝分裂,在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一半染色体含有32P
6 .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回答下面有关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培养中细胞数目的变化和培养时间关系如图1。据图读出该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T)需要______小时。

(2)从图1的A点取出6000个细胞,测定每个细胞的DNA含量,结果如图2。图2的B、C、D中,表示处于G1期的是______,表示处于S期的是______
(3)若取样6000个细胞中,处于M期细胞的数目是300个,则处于G2期的细胞数是______个。
(4)细胞周期中,完成各期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是t=T×n/N(N是取样的总细胞数,n是各期的细胞数),则该细胞完成分裂间期的时间是______小时。
2018-02-20更新 | 5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7 .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段(填图中字母)。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段变化相同(填图中字母)。
(3)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4、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图2中的___________段(填图中字母)中会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
(4)图3细胞中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一条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8 . 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未排序),图丙是洋葱根尖结构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段。
(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应该是_________,其中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结构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3)图丙中,若以洋葱根尖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选取的部位应是[___]_________。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解离→_________→制片。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段,对应图乙中的____,该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图A所示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2017-02-28更新 | 1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