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7 道试题
1 . 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不考虑细胞异常分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细胞乙由细胞甲有丝分裂产生,细胞丁由细胞丙减数分裂产生
B.若细胞丁中的P为X染色体,则Q是Y染色体
C.若图2表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变化,则细胞丁处于BC段
D.细胞甲和细胞丙中染色体数不同,但核DNA分子数相同
2 . 下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B细胞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____阶段。
(2)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__________
(3)画出图B形成AB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AB形成有关的细胞图,染色体上标注相关基因)__________
(4)请从配子形成方面简要说明遗传多样性的原因:__________
3 . 某研究小组从小白鼠(2N)的睾丸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将这些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睾丸中的细胞分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组细胞对应图2中的D组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
B.图1中乙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中核DNA数:染色体数=1:2
C.图2中的E组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D.图1中的丙组细胞和图2中的F组的某些细胞都无姐妹染色单体
4 . 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图2是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1)图1中细胞②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图1中,细胞①经图示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_(不考虑变异)。
(3)若图1表示的是卵巢内细胞的分裂图像,则一定需要修改的图是__________(填序号)。
(4)在图2中有丝分裂前DNA的复制可发生图中的__________段,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__段;图1中细胞④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段。(填字母)
2024-04-1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生物考试试题
5 . 下图为某动物(2N-8)的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黏合和分离机制。下列有头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每条染色体上都有4条DNA单链
B.图中的分离酶只作用于黏连蛋白Scc1
C.图示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MI后期
D.图示分离酶作用后,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
2024-02-2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6 . 下图为某一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及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部分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有四分体,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时期
B.乙图所示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也有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C.丙图所示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D.丁图中曲线CD段可以表示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量加倍

7 . 图甲表示某种高等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在繁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种动物体内细胞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图丙表示某一动物个体体内细胞处于若干特定细胞分裂时期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从染色体角度看,hi段与cd段中对应的时期相比,相同点是____,不同点是____。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____段(用图中的标号填空),减半的原因是____
(2)图乙中的柱形A、B、C分别表示细胞进行____分裂的各阶段细胞中____________的数目变化。
(3)根据图丙中的____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④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

8 . 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下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n)精巢中处于分裂期的甲细胞和乙细胞,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着丝粒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其依次出现在细胞①~③(或①~④)的不同位置处。图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细胞的着丝粒到达③位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4n
B.乙细胞当荧光点移动到③所示位置时,正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
C.乙细胞的着丝粒从①到②位置的过程中DNA数目加倍
D.细胞乙所示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对应图丙的EF段
9 . 实验发现:互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的有丝分裂中。图是某高等动物(2n=22)一个细胞(甲)发生有丝分裂互换的示意图,该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乙和丙(不考虑其它变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细胞甲中可以观察到11个四分体
B.图细胞甲中的等位基因(A、a)随着丝粒的分裂而分离
C.乙细胞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
D.该种互换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10 . 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如图为某雄蚕的某个精原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精原细胞最终能形成4个精细胞,且各个精细胞的性染色体相同
B.CD区段对应的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时期,此时有4个染色体组
C.制作染色体组型图,需要对处于FG段的中期细胞进行显微摄影
D.GH区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HI区段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