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下图表示该哺乳动物的卵巢中不同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细胞中正在进行联会,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可能是a时期
B.若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可能是d时期
C.若某细胞的细胞质正在不均等分裂,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可能是b时期
D.若某细胞的细胞质正在均等分裂,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可能是c时期
2 . 细胞周期控制器是由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和细胞周期蛋白(cvclin)两种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物。下图为多种 cyclin 在细胞周期中的表达情况,Weel 蛋白激酶可抑制 cyclinB-CDK 复合物的活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cyclin A蛋白可能参与DNA的复制
B.cyclin B可能与启动纺锤体的组装及纺锤丝与染色体的连接有关
C.细胞顺利进入 M期时,Weel蛋白激酶的活性会减弱
D.Weel蛋白激酶活性降低,可使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增加
3 . 下图为核膜的电镜照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由两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共同组成
B.②对大分子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RNA是核质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媒介
D.核膜在有丝分裂中会发生周期性解体和重建
2022-05-09更新 | 671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MPF是一种促成熟因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PF含量升高,可促进核膜破裂,使染色质浓缩成染色体,当MPF被降解时,染色体则解螺旋。下图表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分裂机制,DE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短暂的间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为MI前的间期,CD段含有同源染色体
B.MPF含量较高,有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
C.MPF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发挥作用均具有周期性
D.EF段MPF的分解可能受到了抑制
5 . 细胞异常增殖可导致肿瘤发生。图示雌激素在特定条件下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图中 M表示分裂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癌细胞中周期蛋白D(cyclinD)的合成量增加,cyclinD与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乳腺癌的恶性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受体复合物形成于细胞膜,在细胞质发挥作用
B.若细胞核 DNA 含量开始增加,说明细胞周期开始进入图中的 X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解体与重建有利于染色体平均分配
D.cyclinD基因表达激活剂能抑制乳腺癌的恶性发展
6 . 如图是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进行DNA的复制B.BC段有染色单体存在
C.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D.该图可以表示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
7 . 下列关于某生物(2n=2)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显示的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B.甲、乙细胞中核DNA的含量相同
C.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都加倍D.丙细胞出现细胞板实现胞质分裂
9 . 某哺乳动物(2N=20)的两个精原细胞(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32P标记),一个只进行有丝分裂记为A,另一个只进行减数分裂记为B,将这两个细胞均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待它们都进入第二次分裂中期此刻各有一个细胞分别记为A′、B′。A′和B′分裂后期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分别标记为A1、A2和B1、B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1和A2均有10条染色体含32P
B.A′的每一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含32P,而B′的20条姐妹染色单体都含32P
C.A1和A2中含2个染色体组,而B1和B2中有1个染色体组
D.A1和B2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
10 . 甲、乙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且图示两细胞均已发生变异;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性别为雌性,体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
B.处于丙图BC段时,细胞中一定含有2个染色体组
C.丙图能表示甲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不能代表乙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
D.甲图中的变异可发生于丙图AB段,乙图中的变异可发生于丙图BC段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