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良好材料,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洋葱(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16)进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选用洋葱根尖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其优点有(       
A.洋葱易生根B.洋葱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对较少C.分裂间期细胞比例高

(2)剪取洋葱根尖,经解离、_____________、染色及制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解离是用 定的盐酸处理根尖,目的是破坏细胞间的果胶层,从而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大量排列紧密的长方形细胞,但未找到分裂期细胞,据此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一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中的部分图像,图二为细胞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一中①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②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 数目比为__________。图二发生 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EF 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图一处于③状态的细胞其染色体与核 DNA数目比对应图二的____________段。
   
(4)有丝分裂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结构的形态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适合作为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区域是____(填编号),该处细胞的特点是____;如果制片时取材长度达到了②或①区域,会发现大部分细胞没有出现图丙的变化,原因是____
(2)图乙中c表示的是____的数量变化,处于2状态的细胞可能处于____分裂期的时期。
(3)图丙中,细胞核内发生I→Ⅱ生理变化时进行的主要代谢活动是____,Ⅱ→Ⅲ生理变化过程中细胞核发生的结构变化是____,观察与计数Ⅲ的最佳时期是____期。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漂洗的目的是____。实验中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一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主要原因是____
2024-02-0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棉田杂草会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农业上常用除草剂乙草胺去除棉田杂草。为减少乙草胺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科学家以棉花根尖(52条染色体)作实验材料,进行相关研究:
(1)研究者将正常生长的棉花根尖转入不同浓度的乙草胺溶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切取根尖2~3mm,以获取_________区的细胞,用于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制片时,应进行_________、漂洗、染色、制片,然后再用显微镜观察,其中染色常用_________试剂。
(2)棉花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应有_________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与核的比值为_________
(3)研究发现乙草胺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由此推断乙草胺更有可能作用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_期。
(4)下图为乙草胺不同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棉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细胞数/观察总细胞数×100%
用不同浓度的乙草胺对根尖细胞进行处理,乙草胺对棉花细胞有丝分裂有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当处理浓度固定不变时,这种影响随_________而增强,说明乙草胺对棉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表现出乙草胺毒性的积累效应。因此在使用乙草胺除棉田杂草时,要注意控制好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下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体细胞中含6条染色体)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

(1)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需要经过____、漂洗、染色和制片。实验室常使用____使染色体着色。
(2)图中属于分裂后期的是____(填“甲”、“乙”或“丙”),此时细胞内核DNA的数目为____个。
(3)若观察的是某体细胞含6条染色体的高等动物的有丝分裂过程,请画出其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图像____(仅表示出染色体情况即可)。

(4)资料显示,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分离酶能使黏连蛋白解聚。通常情况下,分离酶与securin蛋白结合而不表现出活性。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后期促进复合体(APX)被激活,此复合体能特异性选择并引导securin蛋白降解,激活分离酶。APX自身不能独立工作,需要Cdc20(一种辅助因子)协助。请推测如果某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的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其原因可能有____(写出2点)。
2024-02-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小明同学在观察某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绘制了图1所示的洋葱根尖的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表示根尖的不同区域,a区域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b区域细胞逐渐伸长并液泡化,c区域大多为正方形细胞且排列紧密,d区域由薄壁细胞组成,某些细胞正在脱落。图2是小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1分析,小明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该选择_______区域(用图1中字母表示)。小明在培养该植物根尖的过程中,发现根尖越来越长,这是_______________和细胞生长的结果。
(2)小明在对染色体进行染色时,可以使用质量浓度为0.01g/mL的________________。图2的A细胞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核DNA=___________
(3)小明应该在高倍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不同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请根据图2的观察结果,用字母和箭头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_______→A→_______
(4)研究发现,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亲代细胞的核膜会参与子代细胞核膜的重建。科研人员为了验证该结论,将变形虫甲培养在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磷脂介质中,随后将已经标记的核取出,移植到正常的去核变形虫乙中培养,检测变形虫乙在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子细胞的放射性。请你预测检测结果:__________
6 . 可可碱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可可碱对洋葱(2n=16)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如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100%。

可可碱浓度(mmol/L)

有丝分裂指数(%)

处理6h

处理12h

处理24h

处理48h

0

8.78

8.74

8.79

8.78

0.1

9.09

8.61

8.26

7.65

0.5

7.82

7.34

6.92

6.89

1.0

5.48

5.50

4.93

4.53

1.5

4.59

4.21

3.76

3.21

2.0

4.14

3.02

2.52

1.96

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和_____,两者形态不同,在_____期呈染色质状态。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内,分别含有_____个、16个和_____个染色体。
(2)实验需要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取材之后,需进行解离、漂洗、_____和制片。解离的目的是破坏细胞间的_____,使细胞容易分离。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时,主要以哪一项特征来判定某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_____
(3)可可碱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能力的影响,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随_____而降低。科研人员设想将可可碱作为除草剂,请就“可可碱作为除草剂的可行性”提出1个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
2024-02-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如下图所示,甲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乙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丙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表示的是____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期。此时细胞中有____条染色单体。
(2)图甲中的B所处的时期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段,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____个核 DNA 分子。
(3)图丙中属于分生区细胞的是____(填图中字母)。若换上高倍物镜,要将分生区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方移动。
(4)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对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____染上颜色(紫色或红色),便于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叫____
(5)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临时装片制作流程是____
2024-01-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CDK是一类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蛋白,CyclinE蛋白可以激活CDK,而CKI是细胞内一类对CDK起抑制作用的蛋白质。为探究当归多糖对有丝分裂过程中三类蛋白和各时期细胞数量比例的影响,现将生理状况相似的96只小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为健康小鼠,模型组为采用X射线处理得到的衰老模型小鼠,干预组为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当归多糖水溶液灌胃的小鼠,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水灌胃。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组别

G1期细胞比例(%)

S期细胞比例(%)

G2期和M期细胞比例(%)

对照组

68

23

9

模型组

90

7

3

干预组

72

21

7

(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____________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据实验数据分析,X射线抑制了____________过程;当归多糖能使衰老小鼠进入S期的细胞比例_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从三种蛋白调控细胞周期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机理为____________
(3)细胞周期三种常见检验点的功能如下表所示,据表推测,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检验点A、B、C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检验点A接受的信号是细胞体积____________。通过检验点B后,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变为____________

检验点

功能

A

评估细胞大小

B

评估DNA是否准确复制

C

评估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


(4)检验点C还可评估纺锤丝是否与着丝粒正确连接,推测此检验点对有丝分裂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会出现解体和重构现象,某实验小组通过观察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绘制的核膜解体和重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I时期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
(2)I→Ⅱ过程中,发生了有丝分裂的一系列变化。I时期的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赤道板后细胞中的核DNA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____,当有丝分裂继续进行,细胞中的染色单体会消失,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人员认为,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为探究该观点,实验人员以小鼠的胚胎干细胞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思路:取小鼠的胚胎干细胞,用荧光染料标记核膜上的蛋白质,在不含荧光染料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子细胞的核膜是否出现荧光。
①该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结果能证明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
10 . 图1表示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图2表示其观察结果。图3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示意图。图4为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相关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包括: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丁:制片。
(2)图2细胞④处于 ___________时期,由于 __________,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3)显微镜观察分生区多个视野,多数细胞处于 _______(时期),对应图3细胞周期中的 _____阶段(填字母)。图4细胞可以对应图3中分裂期的 _______(填字母)阶段。
2024-01-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