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图1是某同学实验时拍摄的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图,①~④表示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2是硫酸铜对蚕豆和大蒜两种植物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的影响曲线。

(1)在细胞①~④中,最适合观察染色体形态并计数的是 _____,正在形成细胞板的是 _____,每条染色体(质)上有一个 DNA分子的是 _____。用“→”对①~④所代表的细胞时期排序 _____
(2)长春藤碱能抑制纺锤丝的形成(纺锤丝蛋白质无法聚合形成长丝),从而阻断有丝分裂的过程,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常春藤碱的作用始于有丝分裂的前期B.常春藤碱的作用始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C.常春藤碱可能使细胞的染色体加倍D.常春藤碱可能使细胞的染色体加倍或减半
(3)若要将细胞①移至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是______。
A.B.C.D.
(4)为了获得图2所需的实验数据,需要观察和统计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中培养的根尖细胞的 _____。为了使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
(5)据图2的数据分析,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为达到最佳观察效果,下列方案合理的是______。
A.若使用硫酸铜处理,则最好选择蚕豆根尖作为材料,并选择用1mg/L硫酸铜溶液
B.若使用硫酸铜处理,则最好选择大蒜根尖作为材料,并选择用0.5mg/L硫酸铜溶液
C.若缺乏硫酸铜,应选择蚕豆根尖为实验材料
D.若缺乏硫酸铜,应选择大蒜根尖为实验材料
2 . 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2(PGE2)在多种肿瘤微环境中升高,提示PGE2可能与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究PGE2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人员添加不同浓度的PGE2培养人肝癌细胞Hep3B,在24h、48h和72h进行三次检测,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细胞增殖活性可代表细胞分裂能力)

(1)Hep3B增殖过程中,与保证亲子代细胞遗传信息一致性无关的是_________。
A.DNA的复制B.染色质螺旋化为染色体
C.纺锤丝的牵引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2)100μmol/LPGE2处理Hep3B后,显微镜检发现Hep3B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透明度下降等细胞毒性现象,推测细胞的变化类似于发生了_________。(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3)结合相关信息,简述PGE2对Hep3B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________
2023-03-17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3 . 细菌分裂时,其拟核DNA以特定的一个部位特异性地结合在细胞膜的附着点上。拟核DNA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随着细胞膜的生长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1)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下列生物的细胞结构与细菌有明显差异的是(       
A.酵母菌B.衣原体C.立克次氏体D.蓝细菌
(2)细菌体型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其形态和结构。以下关于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能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中间亮、边缘较宽且较黑的一定是气泡
D.若选用目镜15×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3)在细菌拟核DNA复制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DNA解旋B.碱基配对C.基因突变D.基因的自由组合
(4)从遗传稳定性的角度分析,“拟核DNA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随着细胞膜的生长而分离”的意义是_____。真核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发生与此过程相似变化的时期是_____(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5)推测拟核DNA通过复制原点(即DNA复制的特定起始位点)与细胞膜附着点的蛋白质特异性结合。为验证该推测,研究者分离出细胞膜附着点处的膜蛋白a和脂质b、非结合部位的膜蛋白c和脂质d。用复制原点分别对它们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若_____能与复制原点特异性结合,则表明细胞膜上与复制原点结合的是附着点的特定蛋白质。(空格中选填下列数字编号,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答案)
①膜蛋白a ②脂质b ③膜蛋白c ④脂质d
与细菌分裂相比,真核细胞的分裂过程通常更复杂,经历的时间更长。为检测某动物细胞的增殖速度,进行了如下实验: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该种细胞13小时,然后转移到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间隔时间进行观察计数,并计算标记细胞的比例。

图中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被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的着丝粒分裂;D: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增加;E:被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
(6)据此实验判断:①实验开始的13h内,DNA复制发生在阶段 _____(AB/BC/CD/DE)中;②该种动物细胞分裂一次经历的时间约为_____h。
(7)实验进行至F时,被标记细胞的放射性强度在减小,并且细胞之间放射性强度不一致,请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
4 . 海拉细胞系
海拉细胞系(Hela cells)是源自一位美国黑人妇女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的 宫颈癌细胞系。1951 年,一位外科医生从她的肿瘤上取下组织样本,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 养至今,已成为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图 12 所示为海拉细胞周期示意图,图 2为显 微镜下观察培养中的海拉细胞所见视野。

(1)图 1 中,细胞周期的正确表示方法是_____
A.a→aB.b→bC.c→cD.d→d
(2)连线匹配图1中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所发生的事件_____
DNA 复制c→d 段
合成组装纺锤丝的蛋白质d→a 段
合成 RNA 和蛋白质,特别是与 DNA 复制有关的酶a→b 段

(3)若要将图2中的 A 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移动装片的正确方向是_____
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
(4)图2中的 A 细胞所处的分裂阶段是_____
A.分裂前期B.分裂中期C.分裂后期D.分裂末期
(5)关于图 2中的 B 细胞,不考虑染色体变异,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面B.每条染色体含有 2 条染色单体
C.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D.细胞中的赤道面结构清晰可见
(6)以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的变化,以下正确的是_____
A.B.
C.D.
(7)在图3中绘制一个细胞周期中一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变化。
_____
(8)研究人员将纯化的 PHB2 蛋白加入海拉细胞培养液,培养 24h 后,检测处于 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结果如图4.可推测,PHB 蛋白能够将海拉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_____(选填“G1期”“S 期”或“G2/M 期”)。

(9)根据上述资料推测,海拉细胞被 PHB2 蛋白阻断的环节不可能是_____
A.细胞的缢裂B.纺锤体的形成C.着丝粒的分裂D.DNA 的复制
2023-02-08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细胞的生命进程
(1)下表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2

6

4

2

24

在下面坐标中绘出该种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相对含量变化曲线图(假设正常不分裂的体细胞DNA相对含量为2C)____________

(2)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过程中,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先后变化情况应该是(       
A.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B.染色体→染色质→染色体
C.染色体→染色质D.染色质→染色体
(3)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的不同形态或形态变化,其中最适合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是(       
A.B.C.D.
(4)复制后的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后,数量由1→2和2→1的分别是(       
①染色体总数 ②染色单体总数 ③DNA总数 ④每条染色体上DNA数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5)如果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开始时的染色体数为2P,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的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P和QB.2P和QC.P和Q/2D.2P和Q/2
(6)下图为某种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物是一种动物B.此时该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
C.该生物的体细胞中一般含有8条染色体D.此时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7)下列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合成呼吸酶B.产生抗体C.能进行DNA复制D.出现纺锤丝
(8)关于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人体各种细胞到了相应的寿命后会自然凋亡
B.植物细胞被病原体感染后,可以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被清除
C.人类伤口的痊愈是通过受损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和更新而实现
D.人体凋亡的细胞会被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从而不会对周围健康细胞产生影响
6 . I、图A、图B分别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表示有丝分裂________期,图 A中 1所示结构为________
(2)图 A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图 B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_
(3)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如果通过药物抑制 DNA 的合成,细胞分裂一般会停留的时期为__________。
A.S期B.G1C.G2D.末期
(4)关于同一个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行为不同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不同
D.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C.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II、如下图所示,该细胞 a可分化为其它细胞。

(6)图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细胞(填字母)。
(7)图中,皮肤细胞、肝细胞、白细胞来源相同,但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8)因遭受极端的外界因素刺激而导致细胞 a 死亡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7 . 如图1和图2表示两种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模式图。

(1)下列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中,符合图1所示时期特征的有 _____,符合图2所示时期特征的有 _____
①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位置
②DNA 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
③染色体数目是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
④染色单体数目为0
(2)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洋葱根尖细胞进行研究,对连续进行的分裂过程作图,部分示意图如图3.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 _____。
A.①B.②C.①和②D.②和③
2023-01-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等相关问题:
2018年7月德国科研者在受精卵形成后的第一次分裂过程发现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并非携手共进,如图。

(1)据图可知,受精作用发生在__________。
A.有丝分裂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D.减数分裂完成后
(2)受精过程需要精子的细胞膜与卵细胞的细胞膜完成融合,下列与受精过程体现的细胞膜特性相同的是___________。
A.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B.吞噬细胞通过血管壁细胞间隙
C.氧气进入红细胞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3)图中与纺锤体形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4)下列对图中受精卵第一次正常分裂时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描述及排序是__________
①不同来源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②不同来源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而两侧
③在两个纺锤体的牵引下,染色体分离
④在两个纺锤体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分离
⑤细胞分裂,不同来源的染色体分配在两个子细胞中
⑥细胞分裂,不同来源的染色体均分在两个子细胞中
(5)图中的两种异常分裂现象表现为___________。
A.两个纺锤体牵引不同步B.两个纺锤体方向不致
C.形成了两个纺锤体D.着丝粒不分裂
(6)请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描述图中异常子细胞与正常子细胞的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父母的年龄越大,出现异常分裂的概率越高,与此相关的优生建议是___________
2022-12-21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造血干细胞内BCR基因和ABL基因发生融合,表达的BCR-ABL蛋白能使与细胞异常增殖有关的蛋白质(CP)磷酸化激活,造成白细胞异常增殖,从而引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其主要机理如图所示。

(1)细胞合成BCR-ABL蛋白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在细胞增殖时,白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
A.有丝分裂前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有丝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据图分析,CML造血干细胞内变异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
A.染色体缺失B.染色体易位C.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
(4)药物S能与ATP竞争性结合BCR-ABL蛋白。据图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
A.改变BCR-ABL蛋白的结构B.抑制CP与BCR-ABL蛋白结合
C.促进BCR-ABL基因的表达D.抑制ATP含磷基团转移到CP上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内,RUNX1基因编码的一种调节靶基因转录的蛋白质a亚基第107位对应的氨基酸出现异常,下图为部分生理过程。

(5)上图中表示RUNX1基因转录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若该基因编码链的部分序列为5'-TGGTGC-3',则其转录出的mRNA序列为______________
(6)RUN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中发生突变的核苷酸位点在______________(314/319/326)位,此位点发生了碱基_____________(缺失/插入/替换)。
(7)上图中细胞甲、乙、丙的差异表现为_____________。(用下列编号选填)
①细胞器的种类                    ②DNA的碱基序列                    ③mRNA的种类
④细胞核的大小                    ⑤细胞的形态结构                    ⑥蛋白质的种类
(8)急性白血病还与GPX3基因(编码抗氧化酶)异常表达有关。研究者分别用去甲基化药物(A药)和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B药)处理患者的粒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代表不添加任何药物。据图推测,GPX3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是“DNA甲基化”还是“组蛋白修饰”?_______,说明理由,并简述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
2022-12-19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生物学试卷(一模)
10 . 有丝分裂
图1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图像。

(1)用于有丝分裂观察的材料有一定的要求,

生物

分裂间期/h

分裂期/h

A

10.6

0.4

B

18

0.5

C

3.5

1

D

10.4

2.3

表中最适合的生物材料是______
A.AB.BC.CD.D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数量最多的细胞类型是______(按照图1选项)
(3)染色体数目与该植物体细胞相比加倍的选项是______(按照图1选项)
(4)细胞内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一定可表示为如图2所示的关系的细胞是_____(按照图1选项)
(5)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______
A.中心粒移向两极B.着丝粒已分裂
C.细胞膜向内凹陷D.DNA分子正在进行复制
(6)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解体和重构过程如图3所示。图中最有可能观察到细胞板的时期是_____
A.ⅠB.ⅡC.ⅢD.均观察不到
(7)图3构成一个完整细胞周期。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G1期有蛋白质的合成
B.S期有染色体加倍
C.G2期有蛋白质的合成
D.M期有染色体加倍

现有未贴标签的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的4块装片,编成1~4号,小柴按顺序观察其结构,结果如下:

编号

观察结果

1

中心体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2

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3

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

4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8)则其中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末期的装片依次是______
A.1号、3号B.4号、3号C.1号、2号D.4号、2号
(9)关于洋葱紫色鳞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与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_
A.均需使用显微镜B.均可观察到活细胞
C.均需先染色后观察D.均可观察到染色体
(10)有丝分裂所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在遗传上一致,原因是______
①DNA精确复制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染色体均匀分配       ④同源染色体配对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