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二倍体植物甲(2n=16)与乙(2n=20)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子代幼苗丙,该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了可育植株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幼苗丙为单倍体,因此自然成熟后是不育的
B.秋水仙素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丁的获得说明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植株丁自交产生的后代仍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2 .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B.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将保持不变
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均变小
D.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3 . 黑麦(纯合二倍体)具有许多普通小麦(纯合六倍体)不具有的优良基因。为了改良小麦品种,育种工作者将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再将F1进行处理获得可育植株X。已知,黑麦及普通小麦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得到的F1植株可能较为弱小
B.F1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8个染色体组
C.采用低温处理F1的种子即可获得可育植株X
D.植株X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28个四分体,自交全为纯合子
4 . 甲、乙是豌豆的两个品系,将品系甲(高茎,基因型为Aa)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甲、乙品系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得到它们的子一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间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甲、乙品系混合种植后代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
C.品系乙植株所结种子单独种植,矮茎植株占1/36
D.取品系乙的花药离体培养再经秋水仙素加倍获得的植株为纯合子
5 . 探究利用秋水仙素培育四倍体蓝莓的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 50 株蓝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结果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着丝点分裂,诱导形成多倍体
B.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蓝莓幼苗数量和长势应该相等
C.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蓝莓最可靠的方法是将四倍体果实与二倍体果实进行比较
D.由实验结果可知用约0.1%和 0.05%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蓝莓幼苗效果相同
2018-01-21更新 | 2324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 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组和 B 组都利用了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
B.A 组 F2 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Ⅰ可以用于生产的占 1/3
C.B 组 F2 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Ⅱ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D.C 组需大量处理高秆抗病植株才有可能获得矮秆抗病植株
7 . 下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无子西瓜不结种子的原因是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C.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年年制种,用无性生殖技术可以进行快速繁殖
D.二倍体西瓜的花粉诱导可与三倍体西瓜发生受精而产生无子西瓜
8 . 下图为普通小麦(6n=42,记为 42E)与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杂交育种过程,其中长穗偃麦草的某 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的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是随机移向细胞两极。下列选项中正确的 是(        
A.普通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分别为6、7
B.①过程只有通过秋水仙素诱导萌发的种子和幼苗才能实现
C.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易位和数目变异后实现
D.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3M 或4M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