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某家禽等位基因M/m控制黑色素的合成(已知MM与Mm的效应相同),并与等位基因T/t共同控制喙色,与等位基因R/r共同控制羽色。研究者利用纯合品系P1(黑喙黑羽)、P2(黑喙白羽)和P3(黄喙白羽)进行相关杂交实验,并统计F1和F2的部分性状,结果见下表。
实验亲本F1F2
1P1×P3黑喙9/16黑喙,3/16花喙(黑黄相间),4/16黄喙
2P2×P3灰羽3/16黑羽,6/16灰羽,7/16白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1可判断该家禽喙色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F2的花喙个体中纯合体占比为_____
(2)为探究M/m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者对P1和P3的M/m基因位点进行PCR扩增后电泳检测,并对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见下图1和图2.由此推测M基因发生了碱基的_____而突变为m,导致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_____,最终使黑色素无法合成。

(3)实验2中F1灰羽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F2中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种。若F2的黑羽个体间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白羽个体占比为_____,黄喙黑羽个体占比为_____
(4)利用现有的实验材料设计调查方案,判断基因T/t和R/r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交叉互换)。
调查方案:对_____(填“实验一”或“实验二”或“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个体进行调查统计。
结果分析:若F2_____(写出表型和比例),则T/t和R/r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否则,T/t和R/r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2 . 水貂毛色有深褐色、银蓝色、灰蓝色、白色,受三对基因控制,其机理如下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过程②的原料是____,T基因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过程又称为____
(2)P基因突变为Pr基因导致Pr蛋白比P蛋白少了75个氨基酸,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Pr蛋白不能运输真黑色素,说明基因可通过____控制生物性状。
(3)P、Ps、Pr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白色水貂基因型有____种。
(4)研究人员利用3个纯系(其中品系3的基因型是HHttPP)亲本水貂进行杂交,F1自由交配,结果如下图2:

①实验二中,白色(品系2)的基因型是____
②实验一中,F2银蓝色水貂与F1银蓝色水貂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F2灰蓝色水貂自由交配,子代中灰蓝色水貂占____
③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无法确定三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人员让实验二F1自由交配,若后代的深褐色∶银蓝色∶白色=____,则说明这三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24-03-0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3 . 研究发现某二倍体作物的雄性育性可能与8号染色体的某区段的A、B、C、D等基因有关。对作物的品系甲该段染色体测序,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品系甲该区段均少了基因C和D,两者的花粉均可育。为寻找影响作物育性的基因,对野生型品系进行基因敲除,获得敲除纯合子(无法获得D基因敲除纯合个体),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母本

父本

F1育性性状

1

野生型

品系甲

50%的花粉可育

2

A基因敲除的纯合野生品系乙

品系甲

50%的花粉可育

3

B基因敲除的纯合野生品系丙

品系甲

50%的花粉可育

4

C基因敲除的纯合野生品系丁

品系甲

100%的花粉可育

(1)由表可知,______基因可导致花粉育性降低,判断依据是______
(2)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杂交组合的F1均能正常完成减数分裂。且50%的花粉可育的F1可育花粉的8号染色体都来自野生型,不育花粉的8号染色体都来自品系甲。
①推测D基因的作用是______,D基因发挥作用的时间是______。杂交组合1的F1不育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②杂交组合1的F1进行自交,子代的育性及比例是______
(3)为验证上述推测,向杂交组合1的F1转入1个D基因,转入之后对植物其他生理功能无影响。之后进行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和鉴定。
①筛选得到植株1,该植株花粉均可育,若上述推测正确,说明D基因转入位置在______染色体上。
②筛选得到植株2,该植株50%的花粉可育,若上述推测正确,说明D基因转入的位置在______染色体上。
③若D基因插入在5号染色体,若上述推测正确,该植株可育花粉的比例是______。自交子代中100%花粉可育的植株占______
2024-03-01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4 . 果荚开裂并释放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途径。科研人员对模式植物拟南芥果荚开裂机理进行了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果荚开裂区域细胞的细胞壁在____________等酶的作用下被降解,导致果荚开裂。野生型拟南芥果荚成熟后会完全开裂,以便种子传播。
(2)研究者通过筛选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库,获得两个果荚不开裂的突变纯合体甲和乙。检测发现突变体甲的M酶活性丧失,推测编码M酶的M基因由于T-DNA插入其中,突变为m基因。M基因突变为m基因的过程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体乙的E酶活性丧失。另有一突变体丙的果荚开裂程度介于不开裂与完全开裂之间(中等开裂)。突变体乙、丙的果荚开裂程度分别由E/e、A/a基因控制。将上述突变体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比例

乙×丙

完全开裂

完全开裂:中等开裂:不开裂=9:3:4

甲×丙

完全开裂

完全开裂:中等开裂:不开裂=2:1:1

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用A/a、E/e、M/m表示),乙和丙杂交实验的F2中不开裂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用A/a、E/e、M/m表示);
②乙和丙杂交实验F2中突变体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F2中中等开裂个体与不开裂个体杂交,杂交后代中中等开裂个体占___________
③如图为甲与丙杂交所得F1的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基因M、m的位置已标出,在图中标出基因E/e、A/a可能的位置___________

   

④据上述信息,预测甲与乙杂交得到F1,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4)研究者检测了野生型及突变体丙体内E基因及M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2所示。

根据图2数据推测突变体丙果荚开裂程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果荚开裂区域细胞的细胞壁降解不完全,开裂程度下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材料。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绘制出了果蝇部分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位于Ⅱ号染色体上。杂合长翅果蝇相互交配所得子代中长翅与残翅之比约等于15∶1。研究发现该结果是雄果蝇产生的某种配子致死所致,则致死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其致死率为____
(2)野生型翅脉对网状翅脉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网状翅脉果蝇与纯合野生型翅脉果蝇杂交,正反交结果都是野生型翅脉。据此推测该对基因位于____上。将正反交所得所有子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所得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种。
(3)科研人员将D基因插入雄果蝇的一条Ⅲ号染色体上,将G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到雌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上。同时含有D基因和G基因时,果蝇表现为绿翅,否则为无色翅。将上述雌雄果蝇杂交得F1,F1中绿翅∶无色翅为____。取F1中绿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中无色翅雄果蝇占____。若将G基因插入到Ⅱ号染色体上,同样做上述杂交实验,发现F2中绿翅∶无色翅为9∶7,将F2中的绿翅果蝇相互交配,共有____种交配方式会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2024-02-2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6 . 某自花传粉植物(2n)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B基因为修饰基因,能淡化花的颜色,花色与基因组成的关系如下表。两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1均开粉花,F1自交得F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花色红色粉色白色
基因组成A_bbA_Bbaa_ _、_ _BB
(1)A、a与B、b两对基因传递时遵循_______
(2)亲本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该植物白花植株中杂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粉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
(3)若让F2粉花植株自然繁殖,子代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
(4)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F1自交后,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对F1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
(5)若F1的基因位置如图所示,则F1自交后,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对F1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
   
7 . 果蝇是遗传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现关于果蝇身体的颜色灰体和黑檀体(由A基因和a基因控制)、长翅和残翅(由B基因和b基因控制)等性状进行实验研究,果蝇不同性状杂交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灰体长翅

灰体残翅

黑檀体长翅

黑檀体残翅

实验1

灰体长翅(P,♀)×黑檀体残翅(P,♂)

2056

0

0

0

实验2

灰体长翅(F1,♀)×灰体长翅(F1,♂)

1456

83

83

430

实验3

实验3灰体长翅(F1,♂)×黑檀体残翅(F2,♀)

1024

0

0

1024

(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果蝇的上述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F1个体中A基因和B基因在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根据实验结果猜想,F1的雌性个体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在__________时期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若设计实验4验证这个猜想,可以选择表格中的____________作为父本,___________作为母本进行实验(填写示例:灰体长翅(P)表示亲本中的灰体长翅个体)。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时,则说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
(3)已知果蝇正常翅和残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合正常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子代中除了1只果蝇为残翅,其余均为正常翅。经初步检验,子代中出现一只残翅果蝇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性是亲本果蝇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__________,可能性二是亲本果蝇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请根据以下实验方案得出相应实验预期和结论。(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①用该残翅果蝇与纯合正常翅果蝇杂交得F1
②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观察并统计F2表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
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为可能性一;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为可能性二。
8 . 如图是玉米(染色体2n=20,雌雄同株)细胞内有关淀粉合成的部分图解:

(1)对玉米基因组进行测序工作要完成_____条染色体的测序。
(2)图中的①②生理过程分别为__________
(3)科学家已经测定A(a)、B(b)基因分别位于第3、4号染色体上,若具有A和B基因,则种子内积累大量淀粉,表现为非甜玉米;若有一对基因是隐性纯合,则该个体不能正常合成淀粉,导致种子内积累大量蔗糖、果糖、葡萄糖等而表现为超甜玉米。
Ⅰ、由此可见,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生物性状。若只考虑A(a)、B(b)基因的作用,由图可知纯合超甜玉米的基因型有_____种。
Ⅱ、将两株纯合超甜玉米杂交,F1全为非甜玉米,F1的基因型为_____,F1自交产生F2,则F2中非甜:超甜=_____,F2的非甜玉米中杂合子占_____
2023-02-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测试生物试题
9 . 青蒿素是最有效的抗疟药物,可以从野生黄花蒿(2N=18,两性花)中提取。黄花蒿野生型(AABBdd)能合成青蒿素(3对基因独立遗传)。通过诱变技术获得3个无法合成青蒿素的稳定遗传突变体(甲、乙、丙),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F1均不能合成青蒿素。现选择乙、丙杂交的F1(AaBbDd)作为亲本,分别与3个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注:“有”表示有青蒿素,“无”表示无青蒿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编号杂交组合子代表型(株数)
IF1×甲有(199)、无(602)
IIF1×乙有(101)、无(699)
IIIF1×丙无(795)
(1)为建立黄花蒿基因组数据库,科学家需要对_____条染色体的DNA测序。
(2)突变体甲和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
(3)用杂交I子代中有青蒿素植株与杂交Ⅱ子代中有青蒿素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有青蒿素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
(4)由于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普遍较低,科学家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基因表达调节因子的两个T-DNA插入到野生型黄花蒿叶肉细胞M的染色体上,将细胞M培育成植株N(若干株)。在该调节因子的作用下,青蒿素的产量明显上升,且该调节因子对青蒿素产量的作用具有累加效应。T-DNA插入到野生型黄花蒿叶肉细胞M的染色体上的情况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

①如果插入的情况是A图所示,N自交得F1,F1各植株青蒿素含量有_____种。
②如果插入的情况是B图所示,N自交得F1,F1各植株青蒿素含量有_____种,比例为_____
③如果插入的情况是C图所示,在不考虑互换的情况下,N自交得F1,F1各植株青蒿素含量有_____种,比例为_____
10 . 某种蟹壳的颜色与其体内含有的物质有关,当蟹壳中积累物质A时,表现为灰白色;积累物质C时,表现为青色;积累物质D时,表现为花斑色,相关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图中基因均独立遗传。当物质A不能转化而过多积累时,会导致成体蟹仅存活5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蟹壳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将一只青色蟹与一只花斑色蟹交配,产生的子代都表现为青色,则亲代花斑色蟹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亲代青色蟹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子代青色蟹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2)若将基因型为EeHh的雌雄蟹交配,则所得子一代成体蟹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将子一代中花斑色蟹与青色蟹交配,所得子二代成体中灰白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子二代灰白色成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2022-10-0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