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在DNA复制时,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可作为原料,与腺嘌呤配对,掺入新合成的子链。用Giemsa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DNA分子的双链都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呈浅蓝色,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呈深蓝色。现将植物根尖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取根尖用Giemsa染料染色后,观察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色情况。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呈深蓝色
B.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着色都不同
C.第三个细胞周期的细胞中染色单体着色不同的染色体均为1/4
D.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若干个细胞周期后,还能观察到浅蓝色的染色单体
2 . 某研究小组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进行了两组动物细胞学实验:
实验一:诱导14C完全标记的细胞样本,使其分别在只有12C的培养基内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期间收集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样本甲和乙、以及分裂后期的样本丙和丁,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如下表:

样本

标记染色体数

标记DNA数

样本

标记染色体数

标记DNA数

20

40

20

20

10

20

12

12

实验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分别标记尿嘧啶核苷酸和亮氨酸,其后添加到两组细胞培养基中,并对14C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行跟踪测定,实验过程中,发现细胞对于放射性亮氨酸的吸收量远远高于同时期对放射性尿嘧啶核苷酸的吸收量。
(1)该生物正常的染色体条数为__________条;丙可能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期,若为前两种情况,其DNA至少复制了___________次。
(2)丁应处于___________(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后期,以上四种细胞样本取样最早的应是___________
(3)实验二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
2023-08-1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六所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将果蝇(2N=8)某个精原细胞的II号和IV号染色体DNA用32P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共产生8个精细胞(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含32P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个初级精母细胞都有4条染色体含32P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次级精母细胞都有2条染色体含32P
D.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含32P的精细胞个数为2至8个
4 . 将果蝇一个精原细胞的所有染色体DNA的两条链都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后置于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的两次细胞分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两次细胞分裂产生的四个子细胞均检测到放射性,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B.若第二次分裂中期的一个细胞中全部染色单体都含32P,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C.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都含32P
D.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都含32P
5 . 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2n=4)连续分裂过程中的图像及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乙、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图丙所示的细胞名称是______。图甲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是______,该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最多为______个。
(2)着丝粒分裂后,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发生的时期对应图丁中______段,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对应图丁中______段。
(3)若图乙所示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卵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
(4)若一个未被标记的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分布情况是______
(5)已知该动物还存在另外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经基因检测该动物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共有Yr和yR两种,且数量比例接近1∶1.由此推断出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请将其画在下图的方框中。
6 . 变胖过程中,胰岛B细胞会增加。增加的B细胞可能源于自身分裂(途径I),也可能来自胰岛中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途径Ⅱ)。科学家采用胸腺嘧啶类似物标记的方法,研究了L基因缺失导致肥胖的模型小鼠IK中新增B细胞的来源。
(1)EdU和BrdU都是胸腺嘧啶类似物,能很快进入细胞并掺入正在复制的DNA中,掺入DNA的EdU和BrdU均能与___________互补配对,并可以被分别检测。未掺入的EdU和BrdU短时间内即被降解。
(2)将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混合培养于多孔培养板中,各孔同时加入EdU,随后每隔一定时间向一组培养孔加入BrdU,再培养十几分钟后收集该组孔内全部细胞,检测双标记细胞占EdU标记细胞的百分比(如图)。图中反映DNA复制所需时长的是从___________点到___________点。

   

(3)为研究变胖过程中B细胞的增殖,需使用一批同时变胖的小鼠。为此,本实验使用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即饲喂诱导物后小鼠的L基因才会被敲除,形成小鼠IK。科学家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制备小鼠IK:
①纯合小鼠Lx:小鼠L基因两侧已插入特异DNA序列(x),但L的功能正常;②Ce酶基因:源自噬菌体,其编码的酶进入细胞核后作用于x,导致两个x间的DNA片段丢失;③Er基因:编码的Er蛋白位于细胞质,与Er蛋白相连的物质的定位由Er蛋白决定;④口服药T:小分子化合物,可诱导Er蛋白进入细胞核。请完善制备小鼠IK的技术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到表达载体→转入小鼠Lx→筛选目标小鼠→____________→获得小鼠IK。
(4)各种细胞DNA复制所需时间基本相同,但途径I的细胞周期时长(t1)是途径Ⅱ细胞周期时长(t2)的三倍以上。据此,科学家先用EdU饲喂小鼠IK,t2时间后换用BrdU饲喂,再过t2时间后检测B细胞被标记的情况。研究表明,变胖过程中增加的B细胞大多数来源于自身分裂,与之相应的检测结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DNA测序时,将适量待测单链DNA模板、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DNA聚合酶分为四组,每组分别加入适量ddGTP、ddATP、ddCTP、ddTTP。在子链合成中如果利用的是dNTP则延伸继续,如果利用的是ddNTP则终止延伸。分离4支试管中所有子链片段,分泳道进行电泳(其分离原理仅依据分子量大小),用放射自显影法显示后结果如图,则此片段序列如_____所示(       
   
A.3'-GATCCGAAT-5'B.3'-TAAGCCTAG-5′
C.3'-GGAAACCTT-5'D.3'-TTCCAAAGG-5′
8 . 下图甲、乙、丙表示生物细胞中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主要可按图___________(甲、乙、丙)进行相关生理过程。
(2)图乙表示___________生物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将其置于只含有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子代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4)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则基因N转录时以___________链为模板。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T-A,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是___________

在基因表达中,编码序列在基因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全部碱基对数量的10%。若一个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酯键有1198,则该基因表达时需要的氨基酸总数不超过_______个(不考虑终止密码)。
9 .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DNA分子含有m对碱基,其中G含有n个,该DNA分子复制3次,其需要消耗的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7(m-n)个
B.洋葱根尖细胞(2n=32)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染色体数2N)置于不含32P培养液中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中含有32P标记的子细胞有2个、3个或4个
C.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基均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
D.某基因的一条链被15N标记在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n次后,含15N标记的DNA∶不含15N标记的DNA=1∶(2n-1)
10 . 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又叫双脱氧链终止法,它以DNA合成反应为基础,反应体系中需加入ddNTP(有ddATP、ddGTP、ddCTP、ddTTP4种)。下图是该技术的测序原理和某待测DNA序列的电泳图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体系中加入ddNTP的作用是使DNA复制停止
B.待分离DNA片段有可解离的基团,在电场中会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
C.需根据待分离DNA片段的大小用电泳缓冲液配置琼脂糖溶液浓度
D.待测DNA的碱基序列是3'-GACTGCCA-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