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n
B.某DNA分子含胸腺嘧啶a个,该DNA分子复制n次,需要游离腺嘌呤a(2n-1)个
C.以杂合子(Dd)为亲本,让其连续自交n代,理论上第n代杂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2n1
D.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母链的DNA分子应占子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总数的1/2n1
2022-08-18更新 | 3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周考试题
2 . 细胞在分裂间期有适度的生长,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DNA含量和细胞核体积的变化,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蛋白质开始合成
B.由图示分析可知,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C.利用药物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周期性变化是核DNA均等分配的结构基础
2022-07-22更新 | 47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基因型为AaBb 的某二倍体动物(2n=4)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⑤细胞进入下一个时期时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②细胞内同时出现A和 a 基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两者的碱基排列顺序_________(选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不一定相同”)。
(2)染色体失去端粒不稳定,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一端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会形成染色体桥。若图1中④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在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a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到两极,该细胞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
(3)图 2中,处于HI段的细胞可能含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位于__________段;BC段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这种变化导致图1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是__________(用图1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4)若使用15N 标记的 NH4Cl培养液来培养该动物某个细胞,则该细胞分裂进行至图1 中时期②时,被15N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_____条。
4 . 亚硝酸盐作为一种化学致癌因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腺嘌呤(A)脱氨基之后转变为次黄嘌呤(I),与胞嘧啶(C)配对。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核DNA复制时,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各有1个腺嘌呤的碱基发生脱氨基作用(不考虑其他变异),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B.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都含有次黄嘌呤
C.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正常受精后,受精卵中一定含有异常基因
D.若该精原细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两个子细胞中含有次黄嘌呤
2022-07-12更新 | 3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取某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将所得子细胞全部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实验误差和质D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有2条含3H的Y染色体
C.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共有8条
D.该过程形成的DNA含3H的精细胞可能有8个
2022-06-22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将全部核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1个果蝇精原细胞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先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再经过一次减数分裂,产生了 8个精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和1个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标记的染色单体数不同
B.有丝分裂后期和1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不同,标记的染色体数也不同
C.1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1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标记的染色体数不同
D.产生的8个精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均有2 条被标记
7 . 科学家在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实验中,利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亲代大肠杆菌(DNA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置于氮源为14NH4C1的普通培养基中,连续繁殖两代,提取子二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分子的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式实验前需要进行预实验,以确定大肠杆菌在特定条件下的分裂时长
B.子二代DNA分子分布的实际位置比理论位置偏低,原因可能是细胞中原来的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加入新合成的子链中
C.若处理提取的DNA分子,将其解螺旋为单链,再密度梯度离心,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D.若将子二代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15NH4C1的培养基中再培养一代,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子代中DNA分子组成类型为15N14N的比例为3/4
2022-06-08更新 | 1357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变试题1-5
8 . 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腺嘌呤(A)脱氨基之后转变为次黄嘌呤(I),与胞嘧啶(C)配对。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核DNA复制时,一个DNA分子的两个腺嘌呤碱基发生脱氨基作用(不考虑其他变异),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两个子细胞中含有次黄嘌呤
B.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C.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正常受精后,一定含有异常基因
D.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都含有次黄嘌呤
9 . 用32P标记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MI、MII)。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与MII中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B.有丝分裂后期与MI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 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C.有丝分裂前期与MI前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D.有丝分裂后期与MII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相同
10 . 将一个细胞(2n=8)所有染色体上的DNA用32P标记后,再转入不含32P的专用培养液中培养。下列有关一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经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则含8条染色体,被32P标记的为8条
B.若该细胞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则含16条染色体,被32P标记的为8条
C.若该细胞经减数分裂I产生,则含4条染色体,被32P标记的为4条
D.若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则含8条染色体,被32P标记的为4条
2022-05-24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安丘市、高密市、诸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