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DNA分子的计算,正确的是___
①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中,DNA分子的(A+T)/(G+C)的值一般相同
②不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分子的(A+G)/(T+C)的值一定不同
③若DNA的一条链中(A+G)/(T+C)=0.5,则其互补链中(A+G)/(T+C)=0.5,则整个DNA分子中(A+G)/(T+C)=0.5
④若DNA的一条链中(A+T)/(G+C)=0.5,则其互补链中(A+T)/(G+C)=2,则整个DNA分子中(A+T)/(G+C)=2
⑤10对A—T碱基对和20对C—G碱基对,可构成的DNA分子种类数小于430
⑥在双链的DNA分子中A/G、T/G、A/C、T/C和(A+T)/(G+C)比值的不同,可以表现DNA分子间的不同和差异,但所有双链DNA分子中A/T、C/G、G/C、T/A和(A+G)/(T+C)等的比值都是相同的,无法表现DNA分子间的不同和差异。
⑦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38%,若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碱基总数的5%,则另一条链中T占该DNA分子碱基总数的7%
32P标记的双链DNA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连续复制n次,子代有标记的DNA占1/2n-1
⑨含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2n-1)个
⑩一个DNA分子复制时,若子一代DNA分子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则子二代DNA分子中,差错DNA分子占1/4
⑪某DNA分子含有m对碱基,其中G含有n个,该DNA分子复制3次,其需要消耗的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7(m-n)个
⑫洋葱根尖细胞(2n=32)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染色体数2N)置于不含32P培养液中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中含有32P标记的子细胞有2个、3个或4个
⑬某基因的一条链被15N标记在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n次后,含15N标记的DNA∶不含15N标记的DNA=1∶(2n-1)
2023-10-20更新 | 46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0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2 . 5-溴尿嘧啶(5-BU)是一种碱基类似物,其能与碱基A和G配对,因此当5-BU掺入DNA复制体系时就可能导致碱基转换。现有含5-BU在内的五种碱基的复制体系进行DNA复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DNA复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碱基对的替换
B.DNA复制一次所消耗5-BU的量与T或C可能不同
C.实现碱基A-T到G-C替换后不会改变所控制肽链长度
D.至少复制3轮才能实现某位点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
2023-10-18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参与DNA复制,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细胞周期,经染色可观察到不同染色体的染色结果,如下表所示。SCEs是指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同源片段的互换。在某细胞周期,经染色后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色差染色体。
   

1个DNA分子中BrdU的掺入情况

未掺入

只有1条掺入

2条均掺入

染色结果

深蓝色

深蓝色

浅蓝色

注:表示不含BrdU的DNA单链;表示含BrdU的DNA单链

注:l表示不含BrdU的DNA单链;表示含BrdU的DNA单链
下列关于该色差染色体的成因分析,错误的是(  )
A.第1个细胞周期中无浅蓝色染色体,但之后的细胞周期总能观察到深蓝色染色单体
B.第2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着色都不同
C.第3个细胞周期的某细胞中可能全为浅蓝色染色体
D.若第1个细胞周期发生交换,第1个细胞周期能观察到SCEs现象
2023-10-14更新 | 3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生物试题
4 . 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如图1所示。为了解DNA的复制方式,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实验,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所示的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有同位素标记法和_____
(2)大肠杆菌培养后,最早可根据第_____代细菌DNA的离心结果来判断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复制;最早根据第_____代细菌DNA的离心结果来判断是分散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已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若继续培养至第三代,则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的条带是_____(填标号)。
①轻带②中带③重带
(3)若把一个用15N标记的DNA的精原细胞(2N=8)放到含有14N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最多有_____15N标记的DNA分子,全部子细胞中,15N标记的DNA分子共_____个。
5 . 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
B.图1所示转录产生的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
C.图2所示的转录过程是沿着模板链的5'端到3'端进行的
D.图2所示的DNA聚合酶催化DNA损伤链的修复,方向是从n到m
6 . 马蛔虫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研究小组将马蛔虫的一个 置于含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将其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获得8个精细胞。这8个精细胞中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细胞数目不可能是(  )(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互换)
A.0个B.1个C.4个D.5个
2023-10-06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段考生物试题
7 .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24)的某个精原细胞(全部DNA被32P标记)在31P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一个细胞如图所示(1-8表示基因),图中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正在经历第2次胞质分裂
B.该精原细胞分裂结束后可形成4个精细胞
C.图示细胞形成的子细胞可能不带有32P
D.1与2都可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8 . 某研究小组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进行了两组二倍体动物细胞学实验:
实验一:诱导14C完全标记的细胞样本,使其分别在只有12C的培养基内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期间收集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样本甲和乙,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如下表:
样本标记染色体数标记DNA数
2040
1020
实验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分别标记尿嘧啶核苷酸和亮氨酸,其后添加到两组细胞培养基中,并对14C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行跟踪测定,实验过程中,发现细胞对于放射性亮氨酸的吸收量远远高于同时期对放射性尿嘧啶核苷酸的吸收量。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分别是2、1
B.实验一的表格中所有的DNA分子都含12C
C.甲细胞和乙细胞中均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实验二说明同时期蛋白质合成量多于RNA合成量
9 . 将果蝇(2N=8)的精原细胞(2N=8)的所有染色体DNA链都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再置于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实验期间收集细胞甲、乙、丙、丁,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不考虑突变及互换,根据表格情况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

31P标记染色体数

32P标记DNA数

8

16

8

8

4

8

6

6

A.细胞甲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
B.细胞乙可能处于减数分裂II中期
C.细胞丙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的减数分裂I后期
D.细胞丁可能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
10 . 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其DNA双链均只含31P。现将该精原细胞置于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能正常进行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子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均含32P,则进行的一定是减数分裂
B.若该精原细胞只进行减数分裂,则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含31P的染色体数目为2n
C.若该精原细胞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每条染色单体均含31P
D.若该精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则精细胞中含31P的染色体数目为n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