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培优专题03 综合能力 多选不定项(挑战真题练+技巧点拨用+能力提升练) -【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23 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实验与探究

一、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曲线表示O2吸收量
B.O2浓度为b时,该器官不进行无氧呼吸
C.O2浓度由0到b的过程中,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增加
D.O2浓度为a时最适合保存该器官,该浓度下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小
2023-06-21更新 | 877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3年新教材山东高考真题生物试卷
多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植物可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载体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下图是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钒酸钠(质膜H+泵的专一抑制剂)和甘氨酸甜菜碱(GB)影响玉米Na+的转运和相关载体活性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质的跨膜转运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渗透压的变化
B.GB可能通过调控质膜H+泵活性增强Na+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的积累
C.GB引起盐胁迫下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H+泵活性有关
D.盐胁迫下细胞质基质Na+排出细胞或转入液泡都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2023-06-21更新 | 308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新教材高考湖南卷生物
多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下面是某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II2不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所有个体均未发生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2与Ⅲ1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
B.Ⅲ2、Ⅲ3出现说明Ⅱ1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换
C.Ⅱ2减数分裂后生成AB、Ab、aB、ab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
D.若Ⅲ5与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结婚,儿子中表型正常的概率大于1/2
4. 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
B.图1所示转录产生的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
C.图2所示的转录过程是沿着模板链的5'端到3'端进行的
D.图2所示的DNA聚合酶催化DNA损伤链的修复,方向是从n到m
5. 节食可减轻体重,但容易发生回弹。如图所示,下丘脑前区神经元在体重下降时兴奋,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使下丘脑内侧区神经元兴奋,增加饥饿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是调节摄食和协调躯体运动的中枢
B.该神经通路参与维持体重的相对稳定
C.抑制下丘脑前区神经元可降低饥饿感
D.谷氨酸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内侧负电荷增加
多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番茄果实发育历时约53天达到完熟期,该过程受脱落酸和乙烯的调控,且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的脱落酸和乙烯含量达到峰值时间均早于果肉。基因NCEDI和AC01分别是脱落酸和乙烯合成的关键基因。NDGA抑制NCED1酶活性,1-MCP抑制乙烯合成。花后40天果实经不同处理后果实中脱落酸和乙烯含量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番茄种子的成熟期早于果肉,这种发育模式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B.果实发育过程中脱落酸生成时,果实中必需有NCEDI酶的合成
C.NCED1酶失活,ACO1基因的表达可能延迟
D.脱落酸诱导了乙烯的合成,其诱导效应可被1-MCP消除
多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阿利效应,该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种群增长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初始密度介于0~a时,种群数量最终会降为0
B.初始密度介于a~c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
D.若自然状态下该动物种群雌雄数量相等,人为提高雄性占比会使b点左移
多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8.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乳酸链球菌分泌的一种抗菌肽。研究者对Nisin发酵生产过程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度提高乳酸链球菌接种量可缩短Nisin发酵生产周期
B.发酵的中后期适量补加蔗糖溶液可促进菌体生长
C.向发酵罐内适时适量添加碱溶液可提高Nisin产量
D.发酵结束后主要通过收获并破碎菌体以分离获得Nisin产品
9. 线粒体内膜合成ATP的能量来自膜两侧H+的浓度差,该过程与ATP合成酶密切相关。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离子转运蛋白,这种蛋白质能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跨膜质子浓度差,影响ATP的正常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一样
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丙酮酸和水的分解
C.H+经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D.UCP可将H+运输到线粒体基质中,导致ATP合成量增多
10. 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其中膜间腔比线粒体基质的H+浓度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DH可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B.H+跨越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时需要消耗能量
C.ATP合酶既具有催化作用,又可作为离子通道
D.有氧呼吸产生的ATP都来自此过程
2024-03-26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猜题卷(二)
11. 某科研人员从某种微生物体中分离得到了一种酶Q,为探究该酶的最适温度,进行了相关实验,各组反应相同时间后的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2为酶Q在60℃催化一定量的底物时,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该种微生物适合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生存
B.增加每个温度条件下实验的次数,可使得到的酶Q的最适温度更准确
C.图2实验中若升高温度,酶Q的活性不一定升高
D.图2实验中,若在t2时增加底物的量,酶Q的活性不变
多选题 | 适中(0.65)
12. 两种常用农药久效磷、敌百虫都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某消化酶活性来杀灭害虫的。为确定两种农药抑制酶活性的机制,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测量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
B.久效磷可能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部位,抑制作用可逆
C.敌百虫可能导致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抑制作用可逆
D.这两种农药对消化酶活性的抑制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缓解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在某mRNA的3'端存在UTR(非翻译区)和聚腺苷酸等序列,3'-UTR与结合蛋白结合可防止mRNA被酶降解。转铁蛋白mRNA的3'-UTR中存在铁应答元件(IRE)的序列,该序列呈茎环结构,其与铁离子调节因子(IRF)的结合受细胞内铁浓度的调节,并控制着转铁蛋白的合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铁蛋白mRNA的3'端存在终止子序列
B.铁过剩时,转铁蛋白mRNA与IRF分离后易被酶降解
C.铁与IRF的结合可能会引起降解mRNA的酶的募集
D.IRF与IRE的结合将使细胞内转铁蛋白无法合成,转铁蛋白数量减少
14. 细胞感知氧气变化及对氧气供应的适应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HIF-1α:一种由蛋白质组成的转录调控因子;EPO:促红细胞生成素;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HIF-1α发挥作用需要与DNA聚合酶结合在一起
B.HIF-1α调控产生的EPO和VEGF可缓解机体缺氧症状
C.HIF-1α被识别降解所需的条件有O2、双加氧酶、VHL泛素、蛋白酶体
D.肿瘤细胞生长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细胞中会大量合成EPO和VEGF
15. 安纳托利亚牧羊犬的两种稀有性状的遗传模式,分别以垂直线和水平线表示。如图1是某安纳托利亚牧羊犬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Ⅱ-1不带有两种稀有性状突变基因(不考虑新的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种性状的遗传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2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
C.Ⅲ-4的稀有性状基因来自I-2
D.Ⅲ-2表现两种稀有性状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16. 人类7号和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易位(如图1,易位的染色体用7、9表示),若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不变,则相应个体属于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表型正常。若细胞中有三份R片段,则表现为痴呆;有一份R片段,则导致早期胚胎流产。图2表示某家族因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Ⅱ-1为染色体正常个体,Ⅲ-4为新生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图2中个体Ⅱ-2为易位携带者,可产生4种配子
A.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Ⅱ-3的染色体组成是否异常
B.Ⅲ-2为痴呆患者可能是由含有2个R片段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受精导致
C.Ⅲ-3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概率为1/2,Ⅲ-4为易位携带者的概率为1/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