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下面有关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A.DNA双链均被15N标记的精原细胞(2N=8)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连续两次有丝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和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都是8
B.用32P标记的一个噬菌体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4
C.某蛋白质分子含有12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至少有720个碱基
D.某RNA分子含尿嘧啶26%,腺嘌呤18%,以此mRNA逆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分别占26%、18%
2022-02-13更新 | 67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周练(一)生物试题
2 . 某噬菌体DNA分子是双链环状,如图1所示。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一段时间,结果出现图2所示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时只用a链做模板,b链不做模板
B.该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
C.图2中I的出现证明了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D.若I和Ⅱ类型DNA分子数量比为1:15,说明该DNA复制5次
3 .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的实验:①在含15N 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使其 DNA 均被15N标记,在试管中离心结果如图Ⅰ;②转至含14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多代;③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 DNA样本,离心处理。某生物小组绘制可能结果如图Ⅱ、Ⅲ、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比大肠杆菌更适合作为本实验的材料
B.图Ⅱ可表示转入含14N的培养液中繁殖的第二代
C.仅根据图Ⅱ和图Ⅳ的条带分布就能证明 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D.将图Ⅳ对应时期的DNA 样本加热后立刻离心,试管中条带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4 . 图甲为某链状DNA分子片段的结构图,①~⑨代表相应的结构。图乙为 DNA 复制过程模式图。引发体是一类多酶复合物,位于复制叉的前端,主要成分为引物酶以及DNA 解旋酶等。单链结合蛋白(SSB)可结合于解旋酶解开的单链区,待复制的各项条件具备后,SSB脱离单链区,子链开始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DNA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交替排列构成。该 DNA分子具有游离的磷酸基________个。
(2)图乙中参与DNA复制过程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参与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 DNA 分子共含有 X个碱基,该DNA分子在含有³²P标记的培养液中复制2次,则获得的所有 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_______
(3)图乙中 SSB 结合于解旋酶解开的单链区,可以防止核酸酶将解开的单链降解,也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保证解旋后的DNA 处于单链状态。DNA复制时,随从链的合成________(填“不需要引物”“需要一种引物”或“需要多种引物”)。
(4)某小组为验证图乙 DNA 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普通大肠杆菌转移到含³H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再将子代大肠杆菌的DNA 处理成单链,然后进行离心处理。他们的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 DNA 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而不是全保留复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DNA复制过程中遇到不利因素的现象,称为DNA复制胁迫。为了应对复制胁迫,生物体进化出了检验点,检测DNA复制是否正常并做出正确反应。Rad53是行使检验点功能的重要蛋白。研究人员发现当降低胞内dNTP(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水平时,Rad53缺失的细胞中,解旋酶复合体仍会前进并解开双链DNA,但以两条DNA单链为模板的复制速度不同,从而导致暴露出大段单链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B.降低dNTP水平是为了使该细胞Rad53缺失
C.大段单链DNA的暴露可能引起DNA损伤
D.Rad53能够协调解旋酶复合体移动与两条链的复制速度
6 . 让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原细胞,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形成8个精细胞(无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内放射性同位素迅速升高的时期是分裂间期
B.在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精原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都具有放射性
C.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4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一半具有放射性
D.减数第二次分裂最终形成的8个精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一半具有放射性
2019-04-03更新 | 2037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或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必要保证。下表各实验中所替换的试剂或实验材料对实验影响最小的是(       

选项

实验

实验材料或试剂的替换

A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用水绵代替黑藻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用小球藻代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用斐林试剂乙液代替双缩脲试剂B液检测蛋白质的存在

D

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验证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A.AB.BC.CD.D
2023-03-25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
8 .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2559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西赣中南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8月)生物试题
9 . 左氧氟沙星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特异性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迄今为止,只在原核生物中发现了DNA旋转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左氧氟沙星可抑制DNA聚合酶从而抑制人体细胞的DNA复制,故毒副作用很大
B.DNA复制时以每条单链为模板,D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5’端向3’端方向移动
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D.一个DNA在体外复制n次所得的DNA分子中,含有亲代母链的DNA分子占1/2n-1
10 . 下列是应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的几种研究,错误的是(       
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用含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探究DNA分子复制的方式
C.用小球藻做14CO2示踪实验,不同时间点对放射性碳分析可研究暗反应的途径
D.用3H标记的亮氨酸进行示踪实验,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