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9-10高二下·江西宜春·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将亲代大肠杆菌(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再将第一代(Ⅰ)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Ⅲ),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DNA的结果。则Ⅱ和Ⅲ代大肠杆菌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分别
A.AB.BC.CD.D
2 . 关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沃森、克里克应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技术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为噬菌体和细菌的有氧呼吸提供更多的氧气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
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
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
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2018-11-30更新 | 9453次组卷 | 85卷引用:江西省临川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下列是关于科学史中生物实验研究课题和实验方法或技术手段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卡尔文循环、DNA复制方式——同位素标记法
B.分离细胞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技术
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模型构建法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酶具有催化作用——对比实验法
2018-08-10更新 | 47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等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5 . 下列相关实验表述正确的是
A.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两次使用95%的酒精的实验目的相同
B.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实验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和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
C.酒精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D.杂合子高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随机交配,子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会改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BrdU在DNA复制过程中能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由于含BrdU的情况不同,染色单体着色的深浅不同:当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染色单体着色深;当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染色单体着色浅,现将豌豆根尖分生区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对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进行染色、制片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此实验中,DNA中的碱基A可以与碱基T、BrdU进行配对
B.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深
C.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为深色,另一条为浅色
D.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时,可能出现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浅的细胞
7 . 下列实验使用和同位素标记法的有几项(       
①卡尔文发现卡尔文循环
②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③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半保留复制假说,大肠杆菌繁殖实验证实了该假说
④鲁宾和卡门证实光合作用中的氧气自于水
⑤赫尔希和蔡斯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8 .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 有关结构或物质(如下表所示)。产生的n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1)子代噬菌体的DNA应含有表中的__________元素,如果此DNA分子复制3代,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 32P 的DNA分子和含31P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
(2)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连续复制4代,需要环境中提供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个。
(3)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32S元素,由此说明________;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______元素,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2-0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全南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9 . 回答下列与同位素标记有关的问题。
(1)利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唾液腺细胞中的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则含15N化合物首先出现在的具膜细胞器为_____
(2)若动物吸入18O2,含放射性的化合物最先出现在_____(物质)中。
(3)择生长状态相同的甲、乙两组根尖细胞,分别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3H标
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基进行短时间培养,理论上分析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胞比例较大的是_____组,原因是_____
(4)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搅拌的目的是_____,搅拌不充分带来的结果是_____
(5)假定染色体条数为10(不含3H)的某生物体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至后期,一个细胞内移向某一极的染色体有_____条,其中带有3H标记的有_____条。
2017-11-17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用32P标记A个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这些细胞同步分裂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此时培养基中至少有几个细胞(        
A.AB.2AC.4AD.2nA
2017-11-1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