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在DNA、RNA、蛋白质间单向传递的规律,随着科学发展进步,逆转录和RNA复制现象的发现,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中心法则。表观遗传发现说明中心法则只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传递,还有大量隐藏在DNA序列之外的遗传信息。下图1表示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其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埃博拉病毒(EBOV)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下图2表示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

1.通过分析图1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股正链RNA病毒完成+RNA→+RNA的过程消耗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
B.单股负链RNA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与核糖体结合即可完成-RNA→+RNA过程
C.两种病毒都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原料和能量等才能完成增殖
D.两种病毒都通过酶作用于单股负链RNA得到对应的mRNA翻译出病毒蛋白
2.通过分析图2的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启动区域甲基化后可能导致DNA聚合酶无法与其识别并结合
B.同一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组蛋白与DNA结合程度应大致相同
C.RNA干扰过程有氢键的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D.图中3种途径以不同方式影响转录过程,从而调控相应基因的表达
2024-06-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
2 .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分子基础的问题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元凶之一。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丙型肝炎病毒(HCV)研究中做出决定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总结在图1中。
   
(1)人体感染HCV病毒会得丙型肝炎,感染肺结核杆菌则易患肺结核。HCV病毒和肺结核杆菌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包括病毒在内的生物体合成DNA或RNA由四种性质不同的核酸聚合酶催化。根据所学知识和图1信息,正确填写下表:
核酸聚合酶的类型核酸聚合酶发挥作用的场合
以DNA为模板,合成DNA(1)肝细胞分裂周期中的_______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2)中心法则中的 __________步骤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3)图1中的过程________(填序号)
以RNA为模板,合成RNA(4)图1中的过程________(填序号)

(3)研究发现,HCV在肝细胞中表达的NS3-4A蛋白既能促进病毒RNA的复制和病毒颗粒的形成(即图1中的③和④),还能降解线粒体外膜蛋白(MAVS);而MAVS则是诱导肝细胞抗病毒因子表达的关键因子。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抗HCV的候选药物,其中包括抑制图1中步骤③的buvir、抑制图1中步骤④的asvir、以及抑制NS3-4A合成的previr。试根据题干和图1信息,从理论上推断抗HCV效果最好的候选药物是______________
铁蛋白是人体几乎所有细胞中用于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调节机制如下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丝氨酸(密码子为UCU、UCG、UCC、UCA),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_________
(5)通常一个铁蛋白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其生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
(6)结合图2和已有知识,人体在调节Fe3+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
B.核糖体与基因上的启动子部位结合,起始翻译
C.Fe3+浓度低时,因为影响了翻译过程,无法合成铁蛋白
D.细菌细胞中也存在基因表达的调控现象

(7)上述对铁蛋白合成的调节机制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生物表型。这种生物体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_____________
(9)针对上题中提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橘生淮南测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生物的性状与环境相关
B.上题中的现象里,基因发生了突变,进而使表型发生改变
C.上题中的现象里,分子修饰只能发生在DNA分子上
D.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RNA聚合酶与调控序列的结合抑制转录
2023-11-1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复制病毒,法匹拉韦可在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中模仿嘌呤类核苷酸,掺入病毒子代基因组中导致子代病毒遗传物质发生突变;苏拉明可抑制新冠病毒的RNA复制酶的活性。二者均可抑制病毒的正常增殖,作为抗病毒靶标药物。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法匹拉韦可能使病毒表达异常蛋白,无法正确装配子代病毒
B.法匹拉韦插入病毒基因组后,可能导致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C.苏拉明进入宿主细胞后,病毒基因逆转录合成双链DNA的过程可能终止
D.与法匹拉韦相比,苏拉明可能会减轻药物对人体细胞产生的不良作用
2023-02-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诊断考试生物试题
4 . 下图为DNA分子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核糖、碱基、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C.脱氧核糖、碱基、氨基酸
D.五碳糖、碱基、磷酸

(2)有一对脱氧核苷酸,已查明碱基对之间有3个氢键,则它的组成应是        
A.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2个鸟嘌呤、2个胞嘧啶
B.2个磷酸、2个核糖、1个鸟嘌呤、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2个腺嘌呤、2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1个鸟嘌呤、1个胞嘧啶

(3)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分别位于        
A.DNA   mRNA   tRNA
B.DNA   tRNA   mRNA
C.tRNA   DNA   mRNA
D.RNA   DNA   tRNA

(4)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项研究被认为是20世纪生物学的一大成就,其重要性可以和19世纪达尔文和孟德尔的成就相媲美,其重要意义在于         (多选)
A.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D.为阐明DNA的复制奠定基础

(5)如图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基本流程,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其基本原理是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加入与特定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这样每新合成一条DNA单链,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分子,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即可确定是否为阳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需要分别加入四种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B.①为转录过程,②为DNA复制
C.①产生的1个DNA,在②复制了n次后,可以产生20个荧光分子
D.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繁殖过程中合成衣壳蛋白所需的核糖体由宿主细胞提供

据图回答(6)(7)小题

(6)图1中腺病毒DNA能够与狗核DNA整合在一起,原因不包括        
A.腺病毒与狗的DNA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B.腺病毒与狗的DNA都是双螺旋结构
C.腺病毒与狗的DNA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D.腺病毒与狗的DNA碱基序列相同

(7)下列关于图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多选)
A.该图是图1中的过程①
B.该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往右
C.一条mRNA上能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
D.图中3个核糖体合成的3条肽链相同

(8)下列生物的遗传信息流向包括逆转录过程的是        
A.艾滋病病毒B.大肠杆菌C.豌豆D.T2噬菌体

(9)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中,能与腺嘌呤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多选)
A.鸟嘌呤B.胞嘧啶C.胸腺嘧啶D.尿嘧啶

(10)将32P和35S分别标记在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上,然后进行侵染细菌(含31P和32S)实验,则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分别含有        
A.31P、32P和32SB.31P、32P和35S
C.31P、32P和32S、35SD.32P和32S、35S

(11)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2023-11-1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核酸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其原理是将某种抗原的DNA或mRNA序列注入体内,在细胞中表达产生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效应,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某冠状病毒的核酸疫苗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冠状病毒与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核酸。下列有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单用TMV的RNA就可以使烟草叶片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
C.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技术
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2.无论接种新型疫苗还是传统疫苗,都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疫苗叙述正确的是(       
A.疫苗必须注射,不能口服
B.核酸疫苗可直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C.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相关疾病
D.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能够更持久地维持特异性免疫
3.疫苗的制备和起效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及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⑤过程中RNA聚合酶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
B.②过程中用到的逆转录酶由核酸编码并在核糖体上合成
C.③和⑤过程均可在体外进行
D.②和⑤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形成氢键
2024-05-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阅读下面关于新冠病毒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在侵染人体细胞后,其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RNA复制酶,然后进行RNA自我复制。目前我国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重组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三类。其中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一种可引起普通感冒但经改造后无法复制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该载体携带有一段经逆转录得到的新冠病毒DNA片段,之后人体会产生冠状病毒棘突蛋白,并激发免疫系统抵抗随后的病毒感染。
1.下列关于新冠病毒复制及表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RNA的复制过程会产生RNA—RNA配对区域
B.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上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C.新冠病毒的复制过程不遵循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原则
D.RNA聚合酶与新冠病毒RNA的启动部位结合时,就会启动翻译
2.下列关于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的制备过程需要用到逆转录酶,不需要用到DNA连接酶
B.新冠感染者可通过注射该疫苗增强免疫效果
C.已对腺病毒具有免疫力的个体使用该疫苗的效果更好
D.腺病毒载体侵染人体细胞后,通过转录﹑翻译过程产生相关抗原
2023-03-1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仿真密卷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图1是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传递的示意图,图2是图1物质A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物质或结构,数字表示生理过程。
      
1.T2噬菌体侵染进入大肠杆菌后会发生的过程是(       
A.②⑤B.①②⑤C.③⑤D.①④⑤
2.根据图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⑤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并合成C
B.②和⑤在真核细胞中不会发生在同一区室
C.遗传信息既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DNA
D.若A的模板链序列为5′-GGACTGATT-3′,则B的序列为5′-AAUCAGUCC-3′
3.根据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有四种可能类型
B.c有两种可能类型
C.d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e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
2023-07-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种病原体。其结构组成包括一条RNA单链、多种结构蛋白质和脂类膜(如图)。与基因组RNA互补的RNA才能作为mRNA。近日发现该病毒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1蛋白),在宿主细胞质合成后能进入宿主细胞核,改变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破坏细胞的抗病毒作用,但不参与子代病毒的构建。

1.下列关于该病毒基因组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组RNA的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B.基因组RNA在宿主细胞内经翻译合成mRNA
C.以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mRNA,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D.基因组RNA编码NS1蛋白,NS1蛋白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2.针对RSV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灭活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次注射该疫苗,人体可以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
B.将该灭活疫苗注入人体,机体无法产生游离的抗NS1抗体
C.巨噬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其表面将具有多种抗原-MHC复合体
D.某个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含有多种抗原-MHC受体
3.下列关于病毒演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病毒NS1蛋白功能的进化是人体免疫系统对RSV病毒长期选择的结果
B.RSV的致病性越强,越有利于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C.若RSV病毒种群锐减,则可能导致病毒遗传多样性下降
D.遗传漂变产生的演化,不一定更适应环境
9 . 朊病毒是疯牛病的病原体,其组成本质为一种由宿主细胞内正常蛋白质折叠错误而来的。而这种折叠错误的蛋白质(朊病毒)能进一步促进宿主细胞内正常蛋白质折叠错误,形成新的朊病毒。下列关于朊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朊病毒蛋白合成的基因来自朊病毒自身
B.感染了朊病毒的生物体内朊病毒的“繁殖”存在着正反馈调节
C.病毒的功能与其氨基酸的数量、种类及氨基酸排列顺序无关
D.利用双缩脲与朊病毒反应根据是否出现紫色来判断其化学本质
2020-12-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其+RNA可直接与核糖体结合后合成病毒所需的酶,如图是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Vero细胞是从非洲绿猴健康的肾脏离体培养出来的,该类型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病毒易感且感染后不产生干扰素的特点,是生产新冠疫苗的理想的宿主细胞。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RNA复制酶
B.-RNA中碱基的改变不会导致子代病毒变异
C.该病毒需至少RNA复制两次才能获得子代病毒
D.合成病毒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来自宿主细胞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接种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能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
B.两次或更多次的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C.采集新冠治愈者的血清,用来医治新冠的重症患者,属于主动免疫
D.B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直接识别抗原分子的空间结构
3.下列关于新冠病毒和Vero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Vero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C.新冠病毒的核糖体可以合成自身外壳蛋白
D.Vero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用胃蛋白酶消化成悬液
2022-04-22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