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上碱基对的改变对后代性状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下面左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右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和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中①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_期。
(2)β链碱基组成为___________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常/X/Y)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遗传病。
(4)Ⅱ8基因型是________,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__________
(5)若图中正常基因片段中CTT突变为CTC,由此基因控制的生物性状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6)图中体现了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2 . 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E2发生了基因突变,形成了它的等位基因E1,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E2形成E1时,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其上的遗传信息会发生改变
B.基因E2突变形成E1,该变化是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
C.基因E2形成E1时,一定会使代谢加快,细胞中含糖量增加,采摘的果实更加香甜
D.在自然选择作用下,该种群基因库中基因E2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3 . 用X射线处理长翅果蝇后,成功地将生殖细胞内长翅基因中的A一T碱基对变成了TーA碱基对,但体细胞中该基因没变。且这样的果蝇连续繁殖多代,子代果蝇仍为长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X射线属于诱发生物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
B.该基因突变后,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
C.该基因突变肯定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D.生殖细胞中该基因突变但体细胞中没突变,则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4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B.基因突变必然引起个体表现型发生改变
C.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可引起基因突变
D.根细胞的基因突变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的
2019-06-21更新 | 5889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9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卷
5 . 图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以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8
C.若酶1是由m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则A基因至少有3m个碱基对(不考虑终止密码)
D.细胞衰老以后,由于B基因的活性下降,使黑色素合成减少,头发变白
6 . 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关于该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图中①过程需核糖核苷酸的参与,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7 . 某二倍体植物基因A1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基因A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A1的长度较A2
B.正常情况下A1和A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C.该变异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
D.该个体的子代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
2019-05-14更新 | 1281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8 . 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2019-01-30更新 | 213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市五校年高一下学期联考二生物试卷
9 . 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 )
A.没有蛋白质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2019-01-30更新 | 1479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市五校年高一下学期联考二生物试卷
10 . 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因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的第六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患者血红蛋白mRNA的碱基序列与正常人不同
B.患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
C.患者细胞中携带谷氨酸的tRNA与正常人不同
D.此病症可通过显微观察或DNA分子杂交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