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发生分离时偶尔会发生断裂,断裂形成的微小染色体或DNA片段在新的细胞中以随机的顺序重新组合,这种染色体破碎和重新排列的现象被称为染色体碎裂。染色体碎裂往往会导致生物体发生畸形、病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碎裂容易诱发染色体变异
B.染色体碎裂不能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染色体碎裂导致的突变对生物体来说大多是有害的
D.染色体碎裂可通过甲紫溶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2 . 养鸡业中,母鸡的经济效益比公鸡好,但鉴别小鸡的雌雄存在一定困难。家鸡染色体上的基因B使鸡爪呈棕色,不含基因B的个体鸡爪呈粉色。遗传学家利用X射线处理母鸡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流程如图所示(染色体未按实际大小比例画出),由此实现多养母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以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B.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可区分乙、丙个体
C.③过程中,丙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中有1/2为bbZWB
D.将突变体丁与bbZZ的公鸡杂交,可通过观察鸡爪颜色对子代进行性别鉴定
2023-06-03更新 | 347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九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形成如图所示的1个细胞,图中仅标明部分基因。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它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有4种
B.若形成图示细胞只经历过一次有丝分裂,则该细胞中含32P的核DNA有4个
C.图示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2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D.形成图示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4 . 2022年8月26日,《Science》报道了我国科学家构建出世界首个染色体融合小鼠“小竹”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和基因编辑工具,将实验小鼠1号和2号染色体各取一条进行连接,以及将4号和5号染色体各取一条进行连接,成功将实验小鼠标准的40条染色体改造为38条,并且这种融合染色体还能遗传给后代。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小竹”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三条染色体联会的情况
B.位于“小竹”1号和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依然都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虽然“小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但是基因的数目可能并未减少
D.“小竹”与正常小鼠进行杂交,也可产生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后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栽培稻是由野生稻长期引种栽培获得的,与野生稻属于同一物种。在引种栽培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部分变异类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通过基因组测序可以检测栽培稻和野生稻遗传物质的差异
B.2号染色体A基因所在片段整合到6号染色体上实现了基因重组
C.图示变异导致了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种类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让栽培稻和野生稻杂交、选育,有可能找回部分丢失的基因
6 . 某豆科植物的高茎(N)对矮茎(n)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现有甲、乙两个品系,其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情况如图所示。已知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不考虑基因突变。甲、乙杂交,后代出现一个基因型为RRr的子代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品系自交,后代有6种基因型
B.甲与乙正反交,F1的表型存在差异
C.丙产生的原因是亲本甲减数分裂异常
D.丙与甲杂交,子代基因型为Rr的概率为1/6
7 . 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1、2两条染色体断裂并交换后发生的变化,染色体上的不同字母表示不同的基因,βD和Dβ是交换后形成的融合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为染色体结构变异,该过程产生了新基因
B.该变异类型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该过程中基因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了变化
D.该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2024-04-1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8 . 控制果蝇正常眼/粗糙眼的基因和控制灰体/黑檀体的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现有三个小组均选择正常眼灰体果蝇测交,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小组1:正常眼灰体∶粗糙眼黑檀体=1∶1
小组2:正常眼灰体∶正常眼黑檀体∶粗糙眼灰体∶粗糙眼黑檀体=1∶1∶1∶1
小组3:正常眼灰体∶正常眼黑檀体∶粗糙眼灰体∶粗糙眼黑檀体=5∶1∶1∶5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小组2选择的正常眼灰体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小组3选择的正常眼灰体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C.若选择小组3的正常眼灰体果蝇相互杂交,子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D.小组1选用的正常眼灰体果蝇中,正常眼基因和灰体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9 . 科研人员将野生型个体(YSn/YSn)与焦刚毛黄体(ysn/ysn)杂交,其子代基因型为YSn/ysn,正常情况下,应只表现出野生型的正常刚毛灰体,但在实验结果中发现有的子代个体身上出现了部分黄体组织,并且这部分黄体组织的刚毛为焦刚毛,更为巧合的是二者出现的范围大小相当一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互换造成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杂合子(YSn/ysn)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B.图中染色体发生“体细胞联会交换”时,其他染色体也同时在联会
C.这种现象属于基因重组,会偶然发生在杂合子有丝分裂过程中
D.这种身体部分出现黄体焦刚毛的个体后代不一定会出现这种性状
2024-04-2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0 . 科研人员在进行玉米杂交实验时发现,某种育性异常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存在如图所示的异常联会情况,减数分裂I后期,异常联会的染色体两两分离,形成的配子中基因存在缺失或重复时表现不育。不考虑其他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育性异常的植株出现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图中染色体两两分开的方式有3种,产生6种配子,其中有2种可育
C.该种育性异常的植株自由交配,子代中染色体组成与亲本相同的比例占1/2
D.图中变异不利于生物繁殖,进化中导致该不育性状的基因频率会逐渐降低
2023-06-04更新 | 44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二)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