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无子西瓜之所以无子,是因为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A.数目增加,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B.联会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精细胞
C.联会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D.结构改变,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2024-06-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早在一百多年前,果蝇就走进了科学家的实验室,成为实验室里的明星模式生物,1907年摩尔根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著名的蝇室,形成了一个大的果蝇遗传学研究中心。
(1)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其优点有______(至少答两点)。
(2)摩尔根利用果蝇做了如下图所示杂交实验,此外他还将F1红眼雌果蝇与亲代白眼雄果蝇进行交配,发现后代中白眼雌果蝇占______,该交配方式称为______

(3)摩尔根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的假说。那么根据假说,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进行演绎推理:选择______进行交配,若假说成立,那么子代将出现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最后再通过实验来检验实验结果与演绎是否相符,这种研究方法就叫作______
(4)某果蝇种群中灰体(D)对黑檀体(d)为显性,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一只黑檀体果蝇,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已知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
实验步骤: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Dd的果蝇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a、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______,则为基因突变;b、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5)该果蝇种群中眼色有四种,M基因控制棕色素合成,N基因控制朱红色素合成。棕色素和朱红色素同时存在时表现暗红眼,两种色素都不存在时表现白眼。现将一只白眼果蝇与纯合暗红眼果蝇杂交,F1全部为暗红眼,F1与白眼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父本母本F2表现型及比例
F1白眼暗红眼:白眼=1:1
白眼F1暗红眼:棕眼:朱红眼:白眼=43:7:7:43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F1______(父本/母本)时发生了互换,F1的M基因与N基因______(在/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杂交组合Ⅱ中,F1产生的雌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是______
2024-06-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已知雄性家蚕的性染色体是ZZ,雌性家蚕的性染色体是ZW。由于雄性具有生长期短、出丝率高等优点,因此养殖雄蚕可以增产。某科学家培育出了只产雄蚕的家蚕品系,如图1,其中a和b是Z染色体上的两个致死基因(不考虑互换),“+”是对应的野生型基因。图2是经过诱变得到的雌蚕。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目信息可知,a和b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致死基因,若以图1中的家蚕为亲本,其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______。图2中雌蚕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
(2)让图2中含有a基因的雌蚕与图1中的雄蚕交配,子代中雌蚕:雄蚕=______。若让图2中含有b基因的雌蚕与图1中的雄蚕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与上述结果______(相同/不同)。通过诱变和筛选获得图2中雌蚕的目的是培育出基因型为______的父本家蚕,其与正常雌蚕交配产生的子代只有雄蚕。
(3)某次生产中将多只图1中的雄蚕与多只图2中的雌蚕交配,F1中雌、雄蚕共有M只,将F1与N只正常雌蚕进行自由交配,若M:N=3:7,则所得的F2中,雌蚕:雄蚕=______,雄蚕中同时含a和b基因的个体占比为______
2024-06-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转座子是染色体上一段能够自主复制和移位的DNA序列。复制型转座子通过合成相应DNA片段,然后插入新位点。非复制型转座子直接将自身DNA从原来位置切除并插入新的位点。具体机制如下图①和②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复制型转座子的转座过程存在A-U、U-A、A-T等配对方式
B.转座可引起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非复制型转座子只改变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数量保持不变
D.复制型转座子常位于基因组DNA中外显子等不易转录区域
2024-06-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家蚕(2n=28)为ZW型性别决定。其蚕卵有圆形和椭圆形,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并且存有假母系遗传现象(子代总是表现母本基因型决定的性状);黑色卵(A)对白色卵(a)为显性,位于10号染色体上;正常蚕(Os)的幼体体表不透明,油蚕(os)的体表透明。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杂交实验中,蚕卵形状中F2的基因型是______。蚕卵形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F3中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圆形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2)研究表明,os基因位于家蚕的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相应基因。若通过杂交实验证明os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最好选择______,杂交结果为______
(3)雄蚕食桑少,蚕丝质量高,蚕农希望只养雄蚕,避免雌雄蚕混养。可通过改造W染色体实现只养雄蚕的目的。
①图2中用γ射线处理、改造W染色体时所引发的变异称为____。研究人员利用W1通过杂交培育了基因型为aaZW1A的种蚕,该种蚕与白色卵雄蚕杂交,子代中______卵孵化为雄蚕。
②图3中利用W2构建的家蚕平衡致死体系中,m基因和n基因为隐性致死基因,os基因能遮蔽m基因的致死作用(不考虑Z染色体上的Os/os基因)。普通蚕无m、n隐性致死基因(基因型为aaZMNZMN、aaZMNW),请说明利用家蚕平衡致死体系只繁育雄蚕的过程______。家蚕平衡致死体系可以自稳,请用遗传图解解释其原理______(请将遗传图解写出来,只要求写出个体的基因型,基因型写法参照下例:平衡体系中的雌蚕写作aaZmNW°sA)。
2024-06-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考前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6 . 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②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图中3种变异都能够遗传
2024-06-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某个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条染色体发生了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点异常横裂而形成“等臂染色体”(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等臂染色体”可形成于该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等臂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与正常染色体联会
C.若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异常
D.若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则该细胞产生的配子中有一半出现异常
8 . 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中启动子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B.等位基因的分离不会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C.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能缺失或增加一些碱基对
D.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但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基因重组
2024-05-3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理)生物试题
9 . 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有斑纹(A)对无斑纹(a)为显性,A和a所在的常染色体偶见缺失(但基因A/a所在的片段并没有缺失,如图1)现象,表示为A0、a0。家蚕的正常体壁(B)对透明体壁(b)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雄蚕丝多、质量好,但幼蚕时雌雄不易区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测定29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B.利用图2所示限性斑纹蚕和无斑纹异性蚕杂交,后代中有斑纹幼蚕是高产蚕
C.限性斑纹蚕的培育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缺失时卵细胞不可育但精子是可育的,基因型A0aZbW的个体可产生4种可育配子
2024-05-2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考前模拟(一)生物试题
10 . 家蚕(2n=56)有许多相对性状,如体色、茧色、卵色等。研究人员随机获取某家蚕的120个卵细胞,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A/a、B/b、D/d)和W染色体上的S基因分别进行检测和统计,结果如下表。已知该家蚕产生配子不存在致死现象,不考虑其他变异。请分析回答:
ABdSAbDSABDSaBdAbdSaBDabDabd
21191121992011

(1)A/a、B/b两对等位基因与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___,若利用该家蚕与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杂交,后代纯合子(仅考虑两对基因)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2)S基因位于ZW染色体的________(填“同源区段或”或“非同源区段”),含S基因的雌蚕次级卵母细胞中通常含有______个S基因。
(3)已知家蚕的黄茧(A)对白茧(a)为完全显性,研究发现W染色体上的S基因移接到了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表示为AS),且含S基因的家蚕发育成雌蚕,含异常W染色体同时不含S基因的个体致死。上述雌蚕(ASaZW)与基因型为Aa的雄蚕杂交,子代有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黄茧雄蚕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4)家蚕的成虫称为家蚕蛾,已知家蚕蛾有有鳞毛和无鳞毛这对相对性状,其受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现有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若干只,设计实验探究E/e基因的位置,并判断显隐性:
①让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进行________实验,得到F1.如结果只出现一种性状,则F1表现出的性状是______性状。
②F1只出现一种性状能否判断E/e位于常染色体?_______如果能,请说出理由;如果不能,请进一步设计方案进行判断:_______
2024-05-2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