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幼年桦尺蠖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改变皮肤的颜色。研究者在实验中饲养了321只桦尺蠖幼虫,让它们分别生长在有棕、绿、黑或白色人造树枝的环境中,并遮住了其中一些幼虫的眼睛。结果发现,无论是眼睛被遮住还是未被遮住的幼虫个体,其皮肤均可以变成接近树枝的颜色。分析发现,与感光相关的基因可在幼虫的皮肤中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感光相关的基因只存在于幼虫的皮肤细胞中
B.额外的感光方式可以让幼虫的伪装更有效
C.与感光相关的基因在成虫的皮肤中选择性表达
D.树枝颜色的改变没有影响幼年桦尺蠖的生命活动
2023-07-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2 . 下图表示渐进式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使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受阻
C.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交配
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前提条件
3 . 下图的甲是某个二倍体动物(2n=28)体内三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细胞中的数字表示其中的部分染色体,字母则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乙表示了该物种的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所示的细胞属于_____性动物,原因是_____
(2)甲的①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分别具有一些基因,2与4如果发生片段的交换,从可遗传的变异类型上看属于_____,1与2分离的同时,1可以与3组合到一起,从可遗传的变异类型上看属于_____
(3)已知甲中的三个细胞可以分别位于乙的a、b中的某些阶段,则①应在乙图中的_____段(填大写字母),乙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分别为_____
(4)已知甲中所示的细胞来源于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则②中b是由于_____导致的,这种变异对生物进化而言是_____(填“有利的”、“有害的”、“无利也无害的”或“不确定有利还是有害的”)。
(5)乙中的L→M所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还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
2022-07-1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经过多年的保护,陕西省的野猪数量已经达到了十多万头,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稳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经过多方考虑,当地政府终于出台了针对野猪的捕杀令,此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积极响应,相信“猪灾”也会很快被平复。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野猪与家猪杂交能够产生可育后代,因此,一般可认为野猪与家猪并未形成_____。决定野猪种群进化方向的是_____
(2)理论上,在野猪发育的任何时期,其体内细胞的任何DNA上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体现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____。研究发现,基因突变会导致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发生改变,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2点)。

(3)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后,福岛就成了人类活动的禁区。但当地仍生活着遗留的野猪。右图为科学家模拟福岛核禁区放射性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野猪种群中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Q点后A基因频率增大,a基因频率减小,说明_____。P点时AA、Aa、aa三种基因型中,基因型_____的频率最大。
2022-07-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2005~2008年,某医院住院患者中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年份/年2005200620072008
住院患者中该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0.0740.1200.1400.l90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2.666.1110.9025.50

A.新型抗药菌的出现也在推动着新型抗菌药物的成功研发
B.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导致细菌中耐药基因的频率也增加
C.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对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有促进作用
D.使用新的抗生素可诱导细菌产生新的耐药性突变基因
2022-07-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有性生殖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长期使用杀虫剂,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比例增加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协同进化
7 . 桦尺蛾的体色有黑色、灰色两种,由B、b基因控制。科研人员为研究环境与桦尺蛾体色的关系,对不同区域桦尺蛾体色表现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统计,绘制图像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黑色桦尺蛾和灰色桦尺蛾可能不存在生殖隔离
B.不同体色桦尺蛾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状况,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据图分析,基因B控制的是黑色性状,基因b控制的是灰色性状
D.只考虑基因B、b,深色工业C区杂合桦尺蛾的基因型频率为0.49
8 . 纵观整个生物界,捕食者与被捕者之间总是进行着激烈的“军备竞赛”。位于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大峡谷北缘的凯巴森林,生活着黑尾鹿种群和它们的主要捕食者美洲狮和狼。1905年以来,该地黑尾鹿种群保持在4000头左右的水平,为了发展鹿群,美洲狮和狼被大量猎杀,鹿群数量开始上升,到1925年达到最高峰,约有10万头,由于连续多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到1942年,黑尾鹿种群数量仅剩8000头,而且大都身体瘦小,体质衰弱。20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制定并实施“引狼入室”计划,黑尾鹿种群数量逐渐上升,凯巴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凯巴森林中黑尾鹿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__,研究发现,黑尾鹿等植食性动物有较为发达的盲肠,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该过程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定向的。
(2)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黑尾鹿种群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燕尾鹿吃多种不同的植物,而且往往吃种群中个体数量较多的植物,这被称为__________理论。
(4)黑尾鹿的某一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抽样调查得知当年雌雄个体的比例为1:1,雌性个体中XAXA、XAXa、XaXa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50%、30%和20%,雄性个体中XAY、XaY两种基因型各占50%。则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由于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致使黑尾鹿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由此说明该黑尾鹿种群在不断地发生进化。
9 . 根据下列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②表示_______提出的学说_______
(2)③表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_______的结果。
(3)④表示生物进化的本质原因是种群的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这种改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种群间产生_______,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4)⑤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导致种群_______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
10 . 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于 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两大学说: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阐述,合理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多样性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很好地克服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成为生物进化的终极理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