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生物兴趣小组通过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的。19世纪时,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上长满了浅色的地衣。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炭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19世纪中叶以前,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蛾(其幼虫叫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的,种群中黑色(S)基因的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的桦尺蛾却成了常见的类型,S基因的频率上升到95%以上。
(1)1870年,从曼彻斯特地区的某个桦尺蛾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 SS、Ss和 ss 的个体分别是10、20和70个,该桦尺蛾种群的S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
(2)1871~1876 年,曼彻斯特地区的某个桦尺蛾种群的基因频率如下表。

年份

1871

1872

1873

1874

1875

1876

基因频率(%)

S

23.0

26.0

29.3

32.6

35.9

39.2

s

77.0

74.0

70.7

67.4

64.1

60.8


据表分析,该种桦尺蛾在这6年里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进化。
(3)19 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随着曼彻斯特地区环境的变化,桦尺蛾种群浅色(s)基因频率逐渐_________________,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桦尺蛾的_____________(填“基因型”或“表型”)。
(4)如果浅色型桦尺蛾与黑色型桦尺蛾之间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即二者不存在____________隔离,就可确定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5)桦尺蛾与其天敌之间在进化上密切相关,桦尺蛾与曼彻斯特地区的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像这样,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_____
(2)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
(3)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AA_____Aa_____aa,(填>或<或=)。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_____

(4)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021-06-13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症感染的一种药物。下表是2005-2008年,该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细菌的对该抗生素耐药率变化,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2005200620072008
住院患者的人均抗生素使用量/g0.0740.120.140.19
某细菌的对该抗生素耐药率/%2.66.1110.925.5
A.随着人均使用量的增加,某细菌对该抗生素耐药率增强
B.使用抗生素后,导致细菌产生耐药基因,这是一种有利变异
C.生病不就医而直接吃抗生素,易促进耐药菌的产生
D.从进化角度分析,广泛使用抗生素,会提高细菌耐药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4 . 豌豆的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豌豆子叶颜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黄色绿色
黄色×绿色409413
黄色×绿色8110
黄色×黄色1230410
(1)根据组合___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请写出组合一的亲本基因型:黄色________, 绿色_______________
(3)组合三的F1中,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植株数目比值约是_________________
(4)组合三F1中,若基因型为BB的植株有410株,则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2021-04-03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该种群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
(2)在对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5%和2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和5%,其调查的年份应该在下图的___________时间段内,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现代进化理论,________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决定进化的方向。熊猫和其猎物因捕食关系在进化上密切相关,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_________之间、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4)科学家经研究发现,熊猫的祖先也是食肉动物,作为捕食者,其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_________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_________
6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将原产于某纬度的一种一年生植物甲,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1所示。将植物甲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___。根据图1中花期可知,很多年以后,种群B和种群C已不是同一个物种,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2)在对该植物甲的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进化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3)如图2: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使该植物发生变异前植物甲的“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使该植物发生变异后植物甲的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由a变为b、c、d体现了___________
2023-07-1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迁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逐渐分布到13个不同的岛屿上。各个岛屿上的地雀种群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而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这些岛屿的环境有较大差别,比如在岛的低洼地带,布满棘刺状的灌丛;而大岛才有的高地上则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而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
(1)来自南美洲大陆的地雀祖先,迁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后,由于___隔离,种间没机会发生基因交流,不同种群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说明生物的变异是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
(2)不同岛屿的环境有较大差别,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不同地雀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别。
(3)在遗传学和生物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_____
(4)结合以上材料,填写物种形成的概念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黄如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一万多年前,某地有许多湖泊 (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 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锵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 (分别称为a、b、c、d鳉鱼);下图为该地1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

(1)A 湖中的所有鳉鱼为一个_____________, 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 一万多年后,D湖中的___________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___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2)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 结果发现 A、 B 两湖的鳉鱼 (a和b) 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则a、b鳉鱼之间存在_________,它们属于两个_________; 来自C、D两湖的鳉鱼 (c 和 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 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
(3)C 湖泊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鳉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 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 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鳉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和64%,则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 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022-07-14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研究化石时发现,某地区在距今10000年前生活着长尾山鸡和中长尾山鸡。距今5000年前该区域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将该地区分割为甲、乙两区域。距今约30年前,统计发现甲区域山鸡仍为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乙区域全部为短尾山鸡。研究发现,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交配,但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的山鸡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_多样性。
(2)乙区域出现的短尾山鸡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新物种。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乙区域出现短尾山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些年,甲区域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研究人员对该区域山鸡的数量与山鸡的翅色基因(A/a)和翅形基因(B/b)频率的研究数据如下表:
中长尾山鸡长尾山鸡
数量AB数量AB
1980年800031%66%590038%59%
1988年790029%57%605041%60%
1997年590030%48%600040%57%
2006年420031%32%595039%6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近些年发生明显进化的山鸡是__________________。1997年时,长尾山鸡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为__________
10 . 如图为甲、乙两岛屿上鸟类的分布情况,甲岛上分布有S、L两种鸟,乙岛上的鸟类是迁移的S鸟的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岛上S鸟全部个体的集合称为一个_________,它是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由于甲岛与乙岛彼此独立,两岛上的S鸟存在_________,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甲、乙两岛上S鸟的喙出现差异。让两岛上的S鸟雌雄个体交配,若_________,则说明两岛上的S鸟存在_________,已不是同一个物种。
(3)科学家对甲、乙两岛上的S鸟部分等位基因A/a、E/e的显性基因频率作了统计,甲岛上的S鸟A、E基因频率分别为40%与65%;乙岛上的S鸟A、E基因频率分别为90%与60%。则乙岛上的S鸟中Ee杂合子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_%;由A/a基因控制的个体中纯合子出现频率较高的是_________岛。
(4)近几年岛上鸟的数量明显减小,专家提出要加以保护,这是在_________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023-07-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