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天竺鼠中控制短毛(E)和长毛(e)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毛的保暖效果佳,更适合在低温环境下生存。某草地天竺鼠全为短毛个体,由于人类活动带来了一群长毛天竺鼠,一年后该草地天竺鼠种群基因型频率为EE70%、Ee20%、ee10%。因气候变化,从第二年开始该地区出现连续低温,第四年后长毛个体增加了10%,短毛个体减少了1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草地上天竺鼠种群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其基因库
B.长毛天竺鼠迁入一年后,该种群E的基因频率为80%
C.在连续几年低温的影响下,e的基因频率约增加了22%
D.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该草地天竺鼠发生了进化
2 . 假设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9%,aa个体占49%,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同,不考虑基因突变、迁入和迁出等情况。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和A基因频率、自交产生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依次为(       
A.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2023-08-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10高二下·浙江温州·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24%和72%B.36%和64%
C.57%和43%D.60%和40%
2022-07-16更新 | 258次组卷 | 6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生物试题
4 . 20世纪上半叶,DDT在防止农业病虫害和蚊蝇传播疾病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它不易被分解,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DDT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
B.DDT的使用使蚊蝇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C.DDT使蚊蝇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D.DDT可通过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各地
2022-05-09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英国《每日却报》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根据两块头骨化石碎片鉴别了一个新的小型鳄鱼物种,它与恐龙共同生活在1.26亿年前,其体长仅61厘米,却长着锋利的牙齿。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恐龙与小型鳄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没有关联
B.突变为小型鳄鱼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小型鳄鱼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鳄鱼群体
D.自然选择决定了小型鳄鱼的进化方向
2022-03-31更新 | 1543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6 . 科学家最近在墨西哥湾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鮟鱇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在繁殖过程中雄鱼往往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诱导的结果
B.鮟鱇鱼种群中雌鱼与雄鱼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C.鮟鱇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改变
D.鮟鱇鱼形成的过程仅靠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7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2:蛙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生活在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的结果。
(2)材料2中的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材料2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_变小。
(4)下表为某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及其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XDXD

2000

0

XDXd

50

160

XdXd

100

200

XDY

180

0

XdY

170

270

①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你认为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合理即可)。
②就D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如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进而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种群,即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种群1和2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使种群1和2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种群1、2出现生殖隔离说明两者基因库中基因都不同
9-10高一下·辽宁大连·期末
9 . 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现让纯合的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现让F2中的红果番茄与红果番茄相互交配,其后代红果中杂合子占多少?(  )
A.1/2B.4/9C.1/9D.1/6
10 . 设某种群中只存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两个种群甲和乙,如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为0.5
B.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可能相同
C.甲、乙种群从T时刻开始出现生殖隔离
D.环境直接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
2020-11-16更新 | 1720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