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和群落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I.近年来,蝗虫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数千万亩的天然草牧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为此,当地科学工作者进行相关实验来研究内蒙古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建立_____________模型。
(2)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_____________,它与其他蝗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II.根据所学种群和群落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江西武功山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其中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区别这两个群落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
(4)垫状驼绒藜植株矮小,根系发达,枝条极短,枝叶被灰绿色绒毛,叶小而厚,伏于地表。垫状驼绒藜最可能生活在_____________(填“荒漠”“草原”或“森林”)生物群落中,生活在这里的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性。
(5)调查生长在某草地数量较少的双子叶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应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措施。
2024-02-01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2 .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某地区废弃农田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森林主要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其他动植物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根据资料分析,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演替,在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即___________会提高。该群落发展至第3阶段时,甲、乙、丙之间为____________关系。
   
(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下图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藓、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其除了明显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还具有____________结构。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对群落中其他物种影响大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物种。
(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下图所示为林业部门对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由下图可知,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害虫的____________
   
(5)假如在草本植物阶段,一种老鼠(起始数量为3000)迁入该地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相当于“J”形增长,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___________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3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禅地刮入北京。自1962年开始,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林场由荒原变为林海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演替,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演替过程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从而使动物群体也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2)研究林海中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在___________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3)在自然环境不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能否建立起塞罕坝式的林海?_______(“能”“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4)樟子松在塞罕坝林区广泛分布,其常见病虫害之一为松梢螟。林场建设者在防治松梢螟的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喷洒高效农药;方案二是放养松梢螟的天敌长距茧蜂。请对上述两种方案进行评价(判断防治类型,优、缺点至少各答出一点):__________
4 .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能显著改善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提高浮游植物多样性,促进小龙虾的养殖。某科研小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稻虾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环境参数

无机肥

有机肥

有机-无机复合肥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1.95

2.29

2.58

浮游植物生物量(mg/L)

11.03

2.7

7.68

水体溶解氧(mg/L)

10.60±1.08

5.27±0.75

6.73±0.2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其中水稻、龙虾、浮游植物等各自生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特定的资源,占据着相对稳定的___,这有利于___。稻田中的植物吸引昆虫前来觅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的功能。
(2)在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的稻田中,浮游植物群落在养殖初期以绿藻、隐藻和硅藻为优势种,养殖中期转变为以绿藻、蓝藻和隐藻为优势种,到养殖末期又回到养殖初期时的优势种状态。该现象说明人类活动与群落演替之间的关系是___。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形式有___
(3)实验结果表明,仅施用有机肥组的水体溶解氧显著低于仅施用无机肥组,分析原因是___。据表分析,为提高浮游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应对稻田施加___肥。
(4)螟虫是一种水稻害虫,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中,小龙虾捕食浮游动植物、害虫、虫卵、有机碎屑、动植物尸体等,使螟虫数量下降,小龙虾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除此之外,虾农还利用性引诱剂诱杀螟虫雄性个体调整___,降低出生率,使种群___减小,种群密度下降。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防治螟虫的实践意义是___
2023-03-13更新 | 4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___
(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3)利用方法⑦调查某草原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4)该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后,此草原慢慢发生了一系列演替,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____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2022-01-06更新 | 89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主要树木以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等针叶林为主。在大兴安岭的森林中白上而下分布着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植物的这种分层分布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兴安落叶松的种群数量,常需要调查种群密度,它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特征。若大兴安岭的环境条件不变,经合理的砍伐后,樟子松的K值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森林中自上而下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这种分层分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2020-03-0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7 . 结合教材知识填空:
(1)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_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血糖,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血糖。
(3)第三道防线是___________性免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包括_____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_______免疫。
(4)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种群特征有出生率、_____________、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___________、消费者和_______________
(6)绿色植物是第_________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的生物是_________消费者。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对生物圈的______ 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__________和发展。
(8)种间关系包括竞争,__________,互利共生和__________等。
(9)演替的类型有__________演替和__________演替等两种。
(10)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的。
2020-02-20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荒地不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单位:略)
营养级同化能量未被利用能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
A471.829312.596.3
B12.65微量7.5
C7036.52.118.8

(1)由表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A中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的抽样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者的绿色吸引消费者前来捕食,这属于哪种类型的信息传递: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信息传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018-02-0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