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如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10更新 | 8108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8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
2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2019-01-30更新 | 6383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新课标2)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_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______________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____________,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
4 . 下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
B.若c的食物中d占1/3,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3kg,需要a的量为120 kg
C.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生物数量,则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b、e
2019-03-03更新 | 3732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野生狼是该地野生马鹿的主要捕食者,马鹿的取食则会影响区域内三角杨的生长。在1998~2001年期间,研究者在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左列图)和被捕食风险高(右列图)的地方,分别测定了被啃食的三角杨所占比例(上排图)与三角杨平均植株高度(下排图)。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马鹿被捕食风险高区域中的三角杨的生长比在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区域更困难
B.马鹿被捕食风险高区域内被啃食的三角杨所占的比例的变化趋势与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区域内相反
C.被狼捕食的压力增加可以使马鹿对植物的啃食强度明显下降
D.如果从该生态系统中移除狼,则三角杨的生长将明显加快
2022-04-01更新 | 68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 .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如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1)初期,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A.负反馈     B.正反馈     C.激素     D.负反馈和正反馈
(2)后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碳在这个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3)氧化塘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生态系统中,除了藻类、风车草、莲、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__________________
7 . 近年来,我国通过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方法植树种草,使得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将沙漠变为绿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结合种植能体现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B.沙漠变绿洲后,其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处于稳态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及物种组成保持相对稳定
D.为了维持绿洲的生态平衡,应禁止对植被的砍伐
2022·江苏南通·二模
名校
8 . 为了对重金属镉(Cd)污染的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选择水芹菜、灯芯草和水葫芦三种湿地植物设置了4种配植方式:A.水芹菜3株+水葫芦3株;B.水芹菜3株+灯芯草3丛;C.水葫芦3株+灯芯草3丛;D.水芹菜2株+水葫芦2株+灯芯草2丛。利用水培法模拟被镉污染的人工湿地,检测植物配植对模拟人工湿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__,其可吸收污水中的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镉等有害物质,既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又能防止环境污染。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
(2)据图1可知,4种配植方式中,第3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组,到第7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组,由此可说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_____________会促进系统对Cd的去除。
(3)从图2的A组、B组、C组结果比较可知,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是_____________。综合图1、2结果可知,实验结束时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含量与Cd的去除率呈_____________
(4)根系泌氧是指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运输到根部,并释放到根际土壤或水体的过程。这种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的结果。研究证实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有助于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这是因为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提高水体溶解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周围分解_____________,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增多,植物生长更加旺盛,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2022-04-16更新 | 114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2018-11-30更新 | 4015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8年新高考海南生物高考真题
10 .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最成功的一种模式。下图是无废弃物农业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_____________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
(2)“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原理。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肥料所产生的_____________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提高。
(3)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的原因是通过_____________有机废弃物中的物质,既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_____________
(4)少量有机废弃物排入河流,不会使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能力。
(5)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成分)。
2022-04-01更新 | 51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3节 生态工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