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下列左图表示某流速缓慢的河段,因A、B、C排污口不断排放氮、磷、有害物质a等污染物,使河段水体污染逐渐加重,1、2、3、4表示不同的调查段。如图表示该河段中3号调查段各营养级的部分生物种类受污染的情况。

(1)受污染的河段中,若生态系统能够恢复稳态,恢复速度最快的是______号调查段。
(2)该生态系统除右图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生物体内物质a含量沿食物链逐级增加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在4号调查段,若水生植食动物营养级中的鱼类出现大量死亡,将引发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调节,进而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这说明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本身就会受到损害。
(4)研究人员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银鸥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时间间隔太久,有些被标记的银鸥已经死亡,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用“偏低”/“偏高”表示)。
2022-04-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图为技术人员针对某养猪场设计的废水处理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输入此氧化塘的总能量除氧化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废水中的化学能
B.废水先通过稀释池可防止厌氧池中微生物因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影响生长
C.厌氧池中只能利用厌氧微生物把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D.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3 . 有关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种群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分布现象
C.硝化细菌能将无机物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属于分解者
D.植物为鱼类提供了食物,鱼类为植物提供了无机盐,实现了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4 . 某地拟将污水处理后产生的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补水,以节约水资源。为了解决再生水中含有的较高浓度的无机盐,研究人员选用四种沉水植物在含有不同浓度的氮(TN)和磷(TP)的再生水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氮(TN)(图1)和磷(TP)(图2)的降解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水体,常引起水体污染,鱼类死亡,腐烂后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调节。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_____调节起主要作用。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用于净化污水的罗氏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属于________。在同一水域中,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__
(3)检测发现,某再生水体中TN常在6.0~9.0 mg·L1之间波动,TP常在0.5~1.5 mg·L1之间波动,则宜优先种植________________两种沉水植物。若将该再生水引入种植有上述两种沉水植物的景观水体时,需控制好流量与流速,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生态系统修复是否成功,最终主要看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稳定。
2021-05-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年间,浙江地区的农民已经懂得根据鱼类的不同食性和栖息特点进行混合放养,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下表为某鱼塘中鱼的种类、栖息水层和主要食物的对应关系。

鱼的种类

栖息水层

主要食物

鲢鱼

上层

浮游植物

鳙鱼

中上层

浮游动物

草鱼、鳊鱼

中上层

水草、浮萍

鲤鱼、鲫鱼

底层

底栖动物、有机碎屑


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鱼类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层,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有利于养殖鱼类对鱼塘水体资源和__________的充分利用。
(2)流经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人工输入和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从太阳能到鳙鱼的流动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四层:表水层、斜温层、__________和底泥层,水生群落的这种层次性主要由__________、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4)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草鱼、鳊鱼以水草、浮萍为食,养殖这些植食性鱼类有利于降低水体__________污染造成的藻类大量繁殖。
2021-04-3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6 . 如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可表示植物利用的氧气
B.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
C.分解罐中的微生物可将流入的排出物分解,为立体农业中的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
7 . 我国某大型水库因水体富营养化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分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 ,其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表:

类别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

食性(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


据表分析,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某鱼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该鱼的上个营养级现有的____,同时为保证该鱼的成活率,应捕杀该鱼的____________
(4)从生物防治的角度看,还应该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如虾、蟹等),你认为这样做的生态学意义是________
2021-01-0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0-21高二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8 . 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如图2中的A、B、C、D为放养的四种鱼,图1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为渔业捕捞提供依据。依据种群增长曲线的特点,在_____________时捕捞既保证海洋鱼类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又能获得最大捕捞量,还可以通过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以提高经济效益,并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
(3)A、B、C、D四种鱼分别生活在鱼塘不同水层,体现该鱼塘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4)如果养殖户向鱼塘中投放了过多的饵料,残余饵料会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水体溶氧量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升高),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这个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调节。因此,从长远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调节将起主要作用。
2020-12-09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0年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上试卷【高中生物18】
9 . 我国很多沿海地区拥湾而兴、向海而荣,拥有美丽的海岸线和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然而因长期垦殖及工业、居民生活等影响了某一沿海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致力打造该湿地生态公园,以恢复其生态功能。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互花米草常被引用至海岸线作为生态护坡,但通常会和其他植物一起种植,其目的是提高_______,与此同时还需保持每个种群有一定的_______,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____________畅通。
(2)调查发现许多湿地生态系统有生活污水的排入,则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输入少量生活污水的条件下,湿地中的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可以通过___________的计算,推测各类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
(3)对湿地水质调查时,调查测量的项目有温度、pH、硝酸盐、磷酸盐、溶解氧、悬浮颗粒、不溶性颗粒及水中微生物的___________、数量等。
(4)湿地生态系统虽然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能力,但决不能向湿地中大肆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否则稳态将被破坏。因此,需大力建设___________的生态工程,以实施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减量、回收、再生和再循环等措施。
2020-12-07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一片农田就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其中生活着动植物和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中的某农作物植株呈均匀分布,这体现了种群的_________特征。为了实现增产,人们在农田上种植农作物时,往往将株高不同的作物进行合理间种,目的是增加群落_________的复杂性,从而提高对阳光的利用率。
(2)向农田施用农家肥(主要为动物的粪便)后农家肥中含有的有机物需要被_________(填生态系统成分)转化后,才能被农作物的根系吸收利用。若向农田施用DDT,则DDT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这种现象也称为_________
(3)灰喜鹊是蝗虫的天敌,当农田生态系统中蝗虫的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增加,继而蝗虫数量的增加就会受到抑制,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调节。正常情况下,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灰喜鹊数量比蝗虫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020-11-0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