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适当放牧,由于动物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不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
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2 . 某湖泊由于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科研人员利用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工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少量污水排放到湖泊,一段时间后污水被净化,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
排放少量生活污水后水体并未出现富营养化,而大量排放则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后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这时人工引入植物浮床及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它们通过与浮游藻类竞争________________,可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质。
(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湖泊生态系统中循环的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以及上层浮游藻类在湖泊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现象。
(3)科研人员用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在该湖泊不同处理区域进行实验,并检测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结果说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人们利用恢复生态学技术改造盐碱化章地,可使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度盐碱化草地和良好草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群落的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B.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益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盐碱化草地中能量循环的速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D.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种类的牧草来改善盐碱化草地可提高生物多样性
2020-07-2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4 . 生态学家对某海岸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之前,该地区工业园区密布,入海排污口数量多,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集中排放,造成局部区域水质恶化。科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该食物链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由图中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大部分能量流入______ 成分。
(2)退塘还湖、生态环境整治会发生的群落的______演替,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______形式传递。
(3)排入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污染物不多时,不会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这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
(4)部分湿地植物可分泌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吸引鸟类捕食害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作用。
2020-07-21更新 | 29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生物(选修)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有关于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B.草原生态系统与沙漠生态系统相比,自我调节能力强,恢复力稳定性强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
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2020-07-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绿色的一种生态现象。某大型水库近年来常常爆发大规模水华,为探究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调查并分析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部分环境因素,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营养结构角度分析,人工大量捕捞银鱼更容易导致水华的爆发
B.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图中的“抑制”是通过捕食关系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部分环境因素来实现的
C.水华发生时,水中含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是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夜间呼吸作用增强,消耗了大量溶氧
D.水华发生时,水中含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是水体生物大量死亡,导致需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进一步消耗了溶氧
7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长江生态系统保护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长期投放较多的鱼类饵料B.严格监控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C.在一定时期进行增殖放流D.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禁捕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图1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单位:J/cm2·a),图2是该生态系统人工放养某种鱼后相关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群落内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其中A代表___________
(2)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植食物性动物从图1中的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___J/cm2a。
(3)由于某种因素,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能力,该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图2中,AB段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C点后,该种群死亡率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9 . 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 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③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2019-01-30更新 | 2710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