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25 道试题
1 . 分析如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共需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2023-06-17更新 | 615次组卷 | 3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研究表明,缺少运动可能会使人体内Piezol蛋白失去活性,会降低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的密度,使血液流动受限而活动变得困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iezol蛋白合成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B.肌肉组织中,CO2一般从毛细血管向组织液运输
C.血液流动受限会影响肌肉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重新吸收回淋巴液
3 . 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B.长期营养不良将导致⑤增多
C.若②为胰岛A细胞,则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4 . 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1中下列液体的名称A液______________;B液_____________;C液__________, 其中A液与B和C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1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细胞2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
(3)写出图2中各标号代表的两个系统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________,⑤为________
5 . 感染性肺水肿的病理过程中,会出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淋巴循环障碍等症状。如图为肺组织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关于感染性肺水肿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
A.肺组织中绝大多数细胞可与A进行物质交换
B.血液流经肺组织,动脉端O2含量比静脉端高
C.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肺组织水肿
D.肺静脉闭塞症或肺静脉狭窄、输液过量均可能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大
6 .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C.人体内检测到病毒说明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D.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022-09-04更新 | 6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 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5%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输入后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经过氧化分解,产生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
B.二氧化碳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下降
C.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会降低
D.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会发生变化
8 . 如图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示意图,A、B、C、D、E为液体,①②为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E是指内环境成分中______,E与B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的含量不同。
(2)蚊子在叮咬我们的皮肤进行吸血时,会把含有抗凝血剂、蚁酸以及多种成分的唾液注入图中______(填图中字母),有些物质会引起免疫系统发生反应而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该物质引起毛细血管______、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最终使图中______(填图中字母)增加,造成被叮咬的地方出现又红又痒的包。
(3)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会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______层生物膜,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
②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缓冲对有____________等。
(4)正常情况下,图中B、C、D、E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维持C渗透压的主要离子是______
9 . 如图表示正常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B可表示泌尿系统,③→①的过程发生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
B.②大部分流回①中,因此与①成分相似,而③中蛋白质含量较低
C.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脑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脑细胞
D.此图可说明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022-11-27更新 | 676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____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尿量___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016-12-12更新 | 652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2014学年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