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血压及其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
1 . 血压指的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压力,随血容量(血管中的血液量)增加或血管容积减小而增大。压力感受性反射是指当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所受刺激增强,传入神经将冲动传向延髓心血管中枢,使迷走中枢紧张性加强,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降低,从而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血量减少,同时使血管舒张。当血压降低时,则会发生相反的效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在失血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血管舒张,从而导致血压下降
B.人在失血过多时,压力感受器所受刺激减弱,短时间内心率加快,心输出血量增加
C.长时间不饮水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增强
D.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负反馈机制,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2023-05-30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十校联盟第三届高二数理化生解题能力竞赛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侧压力。肾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肾脏实质性病变是引起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下图为肾性高血压发生的部分机制示意图,其中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Na⁺重吸收,同时排出K⁺。

1.下列关于肾性高血压发生的部分机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肾脏病变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使得球旁细胞分泌肾素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B.肾素可催化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发挥作用后肾素会被降解
C.据图可推知促进外周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和血管紧张素Ⅱ
D.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Na⁺含量低于正常值,K⁺含量高于正常值
2.高血压是中风、心梗、心衰竭及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下列药物中不能用来治疗肾性高血压的是(  )
A.依普利酮(醛固酮受体阻滞剂)
B.盐酸肾上腺素(促进血管收缩)
C.坎地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抗剂)
D.盐酸贝钠普利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