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胃胀、发热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胃肠感冒”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B.“胃肠感冒”时,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
C.“胃肠感冒”有炎症出现发热现象时,此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胃肠感冒”时,机体首先发生细胞免疫,再通过体液免疫彻底消灭病毒
2 . 如图表示抗原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B淋巴细胞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同时存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抗原呈递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引起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分子
C.将获得肿瘤抗原信息的树突状细胞回输到该癌症患者体内可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D.如果通过一定的药物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则可以延长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
3 . 新冠病毒的流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影响。下图表示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导致吞噬细胞的活动增强
B.感染初期,感染者体内都能检测到新冠病毒的核酸和特异性抗体
C.在重度感染人群中,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启动晚且强度低
D.在重度感染人群中,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长且强度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4 . 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处理(等量注射)抗体免疫功能
胸腺中的淋巴细胞
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正常正常
生理盐水

A.本实验可探究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免疫细胞类型之间的关系
B.甲组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B淋巴细胞
C.甲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
D.丙组与丁组的结果表明病原体可以同时刺激来自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ATP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细胞因子等物质,促进炎症反应。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体液免疫中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
B.靶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说明免疫活性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免疫细胞分泌
C.纳米抗体可以减少ATP与P2X7受体结合的机会
D.产生抗体过程中,B细胞要接受病原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双重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
6 . 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科学家在康复者体内检测到了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和病毒特异性的抗体,进一步研究发现,特异性T细胞主要针对病毒的S蛋白,且T细胞相对数量和特异性抗体浓度相关性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R>0.8时高度相关
A.特异性T细胞数量与特异性抗体浓度无关
B.康复者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C.S蛋白可作为新冠疫苗开发的候选目标
D.康复者体内可能存在针对新冠病毒的记忆细胞
2022-02-17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体内发生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为抗原呈递细胞,B为细胞毒性T细胞,F为B淋巴细胞
B.图中a为细胞因子,c为抗体,每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B、细胞C、细胞D、细胞E、细胞F和细胞H
D.若该同学感染的是病毒,则只有①②过程被活化,该过程产生的细胞C能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8 . 吞噬细胞内相应核酸受体能识别病毒的核酸组分,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病毒与细胞毒性T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相同
C.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明显加快
D.上述过程中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9 . 寨卡病毒(Zika)在美洲暴发流行,并可能进入中国的消息引起人们恐慌,人们对该病毒的关注也超出了往常。据报道,小头畸形的新生儿可能与该病毒有关。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入机体的某些细菌或病毒能直接被B细胞识别
B.该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能会被吞噬细胞识别、吞噬
C.被病毒侵染的人体细胞即靶细胞,能在效应T细胞作用下裂解
D.给人体注射针对该病毒的抗体,能增强正常细胞的抗侵染能力
2022-08-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双周测(半月考)生物试题(三)
2014·广东揭阳·一模
名校
10 . 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B.接种在膜片上的细胞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细胞
C.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2022-08-06更新 | 292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3)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