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
C.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
D.记忆细胞可在抗原消失后一段时间内保持对抗原的记忆
2 . 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图中对实验鼠A注射的抗原是初次注射,以前并未感染过该种抗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鼠A在注射抗原前,体内没有针对该抗原的记忆T细胞
B.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充分证明移植的脂肪组织中含有记忆T细胞
C.记忆T细胞直接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实验鼠B体内在病原体刺激下可迅速增殖、分化
D.实验鼠B感染病原体后不患病,可能是因为移植到实验鼠B的记忆T细胞发挥作用
3 . 炎症反应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以发生于机体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ATP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细胞因子等物质,促进炎症反应。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ATP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辅助性T细胞
B.坏死细胞释放大量ATP,使靶细胞内渗透压降低
C.纳米抗体可以减少ATP与P2X7受体结合的机会
D.ATP是人体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也是一些细胞的调节类物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特异性免疫研究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提取分离出对X细菌免疫过的小鼠甲和未对X细菌免疫的小鼠乙体内的T细胞和血清,分别注入四组未接触X细菌的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分别注入等量的X细菌,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是(       

A.Ⅲ组、Ⅳ组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由Ⅰ、Ⅱ两组实验结果说明X细菌生活在小鼠的内环境中
C.Ⅱ组与Ⅳ组相比,可知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
D.由该实验结果可得出小鼠对X细菌的免疫为细胞免疫
2022-11-05更新 | 70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某学术期刊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无须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B.实验鼠B不患病主要是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结果
C.图示实验可以证明进行移植的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是由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6 . 神经肽Y(NPY)是交感神经释放的一种多肽类神经递质,在不同条件下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不同,神经肽Y还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G细胞所在的器官属于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B.G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NPY受体
C.NPY不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监控清除功能
D.NPY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7 . 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的受体PD-1(程序死亡蛋白-1)结合,抑制T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一种细胞因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D-L1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8 . 2022年,猴痘疫情拉响全球公共卫生警报。下图是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某种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图中A、B为有关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依赖B物质识别靶细胞
B.A物质为抗体,最终与猴痘病毒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C.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D.猴痘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2022-09-06更新 | 96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随州二中、襄阳三中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联考生物试题
9 . T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被激活后,会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激活这些分子有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
B.T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C.阻断这些分子的作用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
D.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识别相应病原体并与之结合
10 . 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往往依靠细胞膜表面分子的特异性识别。正常组织细胞表面的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如图所示),T细胞活性被适当抑制,不引发其对该细胞的“杀伤”。下列关于细胞变化情况与它可能造成的生理或病理过程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细胞变化情况

生理或病理过程

A

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出现抗原和PD-L1

引发细胞免疫

B

癌细胞膜表面的PD-L1增加

生成恶性肿瘤

C

接受器官移植的个体T细胞PD-1增加

降低免疫排斥

D

T细胞中PD-1基因的表达量下降

导致自身免疫病

A. A B. B   
C. C   D. D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