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3 道试题
1 .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核衣壳蛋白质主要有L1和L2构成,并能与免疫细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研究表明,HPV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人白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水平往往下降,可能导致子宫颈癌,而注射HPV疫苗能预防子宫颈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PV首次进入机体时引起体液免疫,再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细胞免疫
B.HLA分子减少,导致被侵染的细胞无法有效呈递抗原信息,从而逃避免疫监视
C.HPV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D.接种HPV疫苗的女性不会有患子宫颈癌的风险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

接种物

总人数

癌前病变人数

A

(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

对照剂

7863

83

A2

疫苗

7848

4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

对照剂

1125

126

B2

疫苗

1121

125

(1)为制备该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载体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再以_______为原料翻译出L1蛋白,这样就获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
(2)人体接种该疫苗后,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______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________。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3)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4)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________清除体内HPV。
(5)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___________
2022-01-03更新 | 468次组卷 | 7卷引用:第4章 免疫调节 第4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 思考与练习
2018高三·浙江·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已”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消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
2018-04-13更新 | 2944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浙江省2018届高三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生物试题
4 . 研究发现调节性 T 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 T 细胞数量由 Mcl-1 蛋白和 Bim 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 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C.系统性红斑狼疮D.艾滋病
2023-10-01更新 | 396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6届浙江杭州五校联盟高三年级上第一次诊断考试生物试卷
5 . 下图表示利用DC免疫疗法辅助治疗脑胶质瘤的过程,利用脑胶质瘤提取物体外冲击树突状细胞(DC)可获得活化的DC,将活化的DC回输患者体内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对脑胶质瘤进行免疫治疗。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DC一般要来自患者自身
B.DC与吞噬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功能相似
C.该免疫疗法在体外完成免疫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D.该免疫疗法可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防止肿瘤复发
6 . 请回答以下关于免疫反应和抗原检测的相关问题:下图为新冠病毒初次侵入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发生的增殖过程以及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①-④代表相关过程,APC为抗原呈递细胞,a-g代表免疫细胞。请回答:

(1)新冠病毒在细胞A的__________(填细胞器)上通过④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
(2)图中的免疫细胞__________(填字母)来自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免疫细胞__________(填字母)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免疫细胞e的活化除了图中所示信号外,还需要__________的刺激。图中f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细胞B表面的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诱导细胞B发生___________
(3)现阶段各地区仍在广泛进行核酸检测新冠病毒,此外抗原检测试剂也广泛投入使用。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过程如下:将样本液滴在点样处,若样本含有新冠病毒,其表面抗原会被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抗体1所识别,原理是____________。样品液移动,T线上固定的抗体2结合___________,使胶体金-抗体Ⅰ被截留显色;多余的胶体金标抗体1移动到C线被抗-抗体截留显色。所以若抗原检测阳性,则会在___________线上出现阳性标记。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T细胞主要包括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其中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1-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Mc1-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节性T细胞能间接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Mc1-1蛋白的活性可能被激活
D.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
2023-05-23更新 | 54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真题变式题11-15
8 . 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与入侵细胞有关,人体能产生对抗S蛋白的抗体,从而阻止病毒入侵。人群已普遍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疫苗①)。现利用基因工程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和腺病毒重组形成腺病毒载体疫苗(疫苗②),疫苗②可使人体细胞高效表达出S蛋白,能长时间反复刺激免疫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疫苗均需多次接种,因为单次接种无法产生大量记忆细胞
B.机体接种疫苗②前感染过腺病毒,可能会减弱疫苗的免疫效果
C.机体分别接种疫苗①和疫苗②后,产生的抗体种类完全相同
D.机体分别接种疫苗①和疫苗②后,体内都只发生体液免疫过程
2022-04-10更新 | 4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9 . 将某种小鼠分成两组,甲组小鼠自体植皮,乙组小鼠异种植皮。3天后,将乙组小鼠分为A、B二组,A组小鼠每天注射生理盐水,B组小鼠每天注射-定浓度的环孢素A,每天检测植皮的成活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实验结果说明自体植皮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B.异种植皮一段时间后植皮成活率才开始下降,与特异性免疫的产生需要一定时间有关
C.导致A组和B组小鼠植皮成活率下降的免疫方式主要是细胞免疫
D.A、B组实验结果说明,一定浓度的环孢素A能增强免疫排斥反应
10 . 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2019-01-30更新 | 3361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4-2015浙江温州中学高一必修3稳态与环境理生物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