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1 道试题
1 . 我国有尿毒症患者两百多万人。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手段是肾脏移植。思考下列问题:


(1)在进行肾脏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
(2)移植的肾脏由于免疫排斥而死亡,在此过程中哪种免疫细胞起主要作用?
(3)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
(4)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
(5)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
2023-09-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4.4免疫学的应用
2 .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细胞是浆细胞,a细胞及分泌的抗体均具有识别功能
B.红细胞膜上的抗原与抗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结合
C.b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地裂解抗原—抗体复合物
D.青霉素过敏反应与该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相同
3 . 今年的1月10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为一名57岁的男子进行了转基因猪(该转基因猪经过了基因编辑:修饰或敲除部分基因)心脏移植手术并获得成功。该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的2个月去世,具体原因还未报道,但可能与免疫排斥反应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淋巴细胞的作用
B.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C.转基因猪的心脏引起的免疫排斥作用可能相对较弱
D.对动物基因进行编辑不存在安全问题和伦理问题
4 . 如图为胞内寄生菌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免疫调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和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和呈递抗原
B.丙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C.吞噬细胞通过①过程杀灭抗原属于第一道防线
D.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会刺激甲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5 . 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树突状细胞在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
B.第二道防线中的杀菌物质包括溶菌酶和抗体
C.巨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人体内癌变细胞的清除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6 . 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③三种物质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又体现了负反馈调节
B.丙细胞可产生抗体,原因是丙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
C.图中甲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参与体液调节,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丁细胞活性下降,使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
7 .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是判断细胞是否发生分化的依据
B.细胞内磷脂和DNA等物质受自由基攻击,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8 . 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衰老、受损和癌变的细胞可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B.病毒只会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不会产生体液免疫
C.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作为抗原呈递细胞
D.辅助性T细胞大量减少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受到影响
9 .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其中细胞a是巨噬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需要通过图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免疫将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原体,然后通过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免疫,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最后由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2)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填字母),可以进行增殖和分化的细胞有__________(填字母)。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___(填细胞的具体名称)分泌的。
(3)二次免疫过程中细胞有__________(填细胞的具体名称)两个来源,细胞f内加工和运输“某种物质”需要__________(答出三个)等细胞器参与。进行器官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主要是用来抑制图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免疫,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2023-08-27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师大2019版选择性必修一4.5免疫学的应用(课后)
10 . 细胞坏死性凋亡是一种受调节的细胞死亡形式,它既以坏死的形态为特征,又与细胞凋亡类似,由确定的信号通路控制。坏死性凋亡主要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和干扰素等介质引发,激活细胞中的蛋白激酶RIPK以促使MLKL磷酸化,使膜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物质释放,从而导致细胞坏死性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坏死性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死亡
B.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C.MLKL是治疗与坏死性凋亡相关疾病的潜在靶点
D.TNFR和干扰素引起的细胞凋亡,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