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一类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的免疫细胞,活化后具有杀伤效应。它的杀伤活化受体和杀伤抑制受体与相应分子结合能产生杀伤活化信号和杀伤抑制信号,两类信号的强弱关系决定它能否被活化,其活化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
B.NK细胞与T细胞、B细胞都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
C.NK细胞与正常细胞结合时杀伤抑制信号占主导地位
D.活化的NK细胞产生穿孔素导致肿瘤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2 . 辅助性T细胞(Th)表面具有两大类接受调控细胞活化所需的复杂结构,一类是Th细胞膜的必要组分,如CD28分子,主要为Th识别抗原后的活化提供必需的第二信号,以完成Th的增殖和分化;另一类只在活化的Th表面,如CTLA-4和PD-1,通过与相应信号分子结合向Th发出抑制信号,阻断活化Th的增殖、分化及发挥免疫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CD28、CTLA-4和PD-1合成的基因在Th内同步表达
B.癌细胞可通过PD-1抑制Th活化,降低机体免疫自稳功能
C.APC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Th表面,使Th活化产生细胞因子
D.第二信号缺失或功能障碍,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
3 . 下图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参与免疫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h细胞和Tc细胞均在骨髓中产生和成熟
B.图中能分裂的细胞为Tc细胞和记忆T细胞
C.Th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c细胞,提供活化信号
D.活化的Tc细胞在病原体消灭后功能受到抑制
4 . 新冠病毒通过其表面的棘突蛋白侵入肺部细胞后,能引发机体的免疫系统迅速作出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肺细胞膜表面含有能被新冠病毒识别的特定蛋白质
B.痊愈后的患者体内仍存在能识别该病毒的浆细胞
C.可利用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研发新冠疫苗
D.新冠肺炎已痊愈患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5 .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具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它能抑制其他T细胞的免疫应答。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调节机制如图,其中CD39为细胞表面蛋白,TGF-β为抑制性细胞因子。

(1)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过程:暴露在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抗原信息可与______结合并使其分泌细胞因子,进而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同时加速______的增殖分化,继续进行相应的免疫应答。
(2)由图分析可知,调节性T细胞的细胞表面蛋白CD39发挥抑制调节的机理是______;另外,调节性T细胞还能通过分泌______等两条途径抑制T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对需要T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发挥显著的抑制作用。
(3)当新冠病毒感染人体肺部细胞后,细胞毒性T细胞将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6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遇到紧急情况下丘脑释放的TRH增多,此过程中下丘脑只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B.抗原蛋白和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向B细胞传递激活信号,从而保证体液免疫对病原体的特异性
C.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由辅助性T细胞分化形成的记忆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D.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发挥作用,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7 . 肺癌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抗CTLA-4免疫疗法效果显著。CTLA-4是一种位于细胞毒性T细胞上的膜蛋白,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研究发现,使用CTLA-4抗体抑制CTLA-4的活性,能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肿瘤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有关
B.CTLA-4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提高膜蛋白CTLA-4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增强
D.使用CTLA-4抗体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病

8 . 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在确诊5年后,患者的存活率只有5%。胰腺癌细胞会释放CXCL16因子,CXCL16因子能够吸引非攻击性免疫细胞在癌细胞周围聚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主要依赖于细胞毒性T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
B.CXCL16因子吸引非攻击性免疫细胞聚集胰腺癌细胞周围,有利于机体清除癌细胞
C.设法使细胞毒性T细胞表达出CXCL16因子的受体,会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
D.CXCL16因子是一种信息分子,但其传递信息不需要与受体结合
9 . 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HIV感染人体后,选择性的吸附于辅助性T细胞的CD4受体上,在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经逆转录过程形成双链DNA,然后整合至受体细胞的核DNA上,再经过转录、翻译、装配、成熟及出芽,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1)艾滋病所属的免疫失调疾病类型是______。HIV病毒进入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B细胞会接受两个信号,其中第二个信号是______。B细胞接收信号以及在细胞因子作用后大部分增殖分化为______。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
(2)从免疫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HIV患者死于恶性肿瘤的原因是______。药物AZT能取代碱基T参与碱基配对,并可作为逆转录酶的底物,与逆转录酶结合,根据HIV侵染的机理,推测其作用原理是______
2023-02-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其增殖分化
B.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监视功能
C.记忆T细胞受相同靶细胞刺激时能快速裂解该靶细胞
D.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2023-02-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