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果蔬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土壤微生物等均可产生NO(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一定影响;NO同时也是重要的环境响应因子,在植物的抗逆境生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某研究小组为探究NO对某果蔬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用SNP(硝普钠)作为NO的供体。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测定了叶片的NO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气孔导度,结果如图1。测定色素含量时,需用___提取色素并测定含量。提取液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___光。相较于甲组,推测乙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弱,依据是___

(2)进一步检测发现,转录因子(HY5)基因敲除的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PORC基因是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基因,推测HY5蛋白可直接结合PORC基因的启动子调控其转录。为研究HY5基因与PORC基因的关系,研究者利用亮氨酸合成缺陷型酵母菌进行相关转基因实验,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先将载体1导入亮氨酸缺陷型酵母细胞,但始终无法在添加金担子素(AbA,一种抗生素)和亮氨酸的培养基上获得重组酵母菌菌落,因此,可采过___技术筛选出重组酵母细胞。
②再将载体2导入①步骤获得的重组酵母细胞,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能筛选获得如图2所示的重组酵母细胞。关于该选择培养基的配方正确是___

A.加亮氨酸和AbA       B.不加亮氨酸加AbA
C.不加亮氨酸和AbA   D.加亮氨酸不加AbA
③据此分析步骤①中培养基上无法培养得到菌落的原因是___
(3)己知NO不直接影响PORC基因的表达也不影响其表达产物的活性,综合上述研究,阐明NO降低植物叶绿素的可能机制:___叶绿素合成减少。
(4)NO作为环境响应因子,还能通过抑制需氧呼吸中___、三羧酸(TCA)循环、电子传递链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抑制了呼吸速率,延缓了植物衰老,此功能与___(植物激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4年5月高考及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盐胁迫和高温胁迫都会导致粮食减产。科研人员分别利用玉米和水稻研究了盐胁迫和高温胁迫下提高产量的方法,实验如下:
实验一: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环境,研究不同浓度脱落酸(ABA)对盐胁迫下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得到下表数据。

参数

对照组

外施脱落酸(ABA)浓度

0

1

2.5

5

光合速率(μmol·m-2·s-1

11.11

5.62

5.96

9.76

12.77

气孔导度(mmol·m-2·s-1

1.50

0.23

0.43

0.99

1.19

胞间CO₂浓度(μmol·mol-1

392

368

395

390

381

实验二:将水稻叶绿体中编码光反应关键蛋白(D1蛋白)的基因psbA转入水稻染色体DNA上,人为建立D1蛋白的补充途径,获得了高温胁迫下产量显著提高的纯合R品系水稻。野生型和R品系水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D1蛋白的含量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脱落酸在植物体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等。光反应关键蛋白(D1蛋白)通常与光合色素结合形成位于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复合体,其作用是_____
(2)由实验一数据可知,盐胁迫会导致_____,进而降低玉米植株的光合速率。实验中用1μmol-L-1的脱落酸处理玉米植株后,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短时间内会_____。外施脱落酸的浓度在1~5μmol-L-1范围内,随着脱落酸的浓度增加,气孔导度增加但胞间CO2浓度却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盐胁迫还可能降低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了光反应中_____的产生速率,进而影响了碳(暗)反应。可以用_____(填试剂)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并对各组色素进行定量分析来验证该推测。
(3)据实验二结果图可知,高温胁迫会导致水稻细胞中_____,而转入psbA基因可以_____
(4)为证明实验二中R品系水稻细胞中表达的D1蛋白能正确定位到类囊体薄膜上,从a~h中选择字母填入下表横线处,补充完善实验设计。
a. 常温   b. 高温   c. 加入双缩脲试剂   d. 加入与psbA mRNA互补的小RNA(用于干扰基因表达)   e. 加入胶体金标记的 D1 蛋白抗体   f. 紫色的深浅   g. D1蛋白的含量   h.类囊体薄膜上胶体金的数量
组别实验材料温度条件实验处理检测指标
1野生型水稻_____加入胶体金标记D1蛋白抗体

_____
2R品系水稻高温_____
④科研人员通过该实验证实了D1蛋白的定位正确,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结果应为_____
⑤从遗传育种角度分析,科研人员通过将psbA基因转入细胞核而非转入叶绿体建立D1蛋白补充途径的优缺点是_____
2024-06-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3 . 科学家测定了不同浓度镉(C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结果如图1所示,黄瓜幼苗叶片的部分结构及代谢活动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植物体因适应缺水环境而发生的气孔响应调节机制与某种激素有关,为研究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气孔导度降低是否具有同样的激素调节机制,可测定叶片中该激素的含量。该激素应为_____________
(2)如图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胞间CO2的来源为___________;去路是扩散至叶绿体_______在CO2固定酶的作用下与__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___进而生成(CH2O)。
(3)净光合速率降低可能是由气孔因素引起,但也可能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研究者可通过测定胞间CO2浓度(Ci)的数据(图3),与Pn、Gs的数据比对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图1、3中的数据推测,镉胁迫下的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可能与_____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有关。
(4)研究者还展开了关于施不同浓度磷肥(P1~P4)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的部分数据如图4。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浓度效果更为显著。
(5)镉在植物不同器官的富集程度有明显区别。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________,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有人建议用镉超标的农产品饲养家畜,再以家畜作为人类食品以降低镉对人体的危害,该建议是_________(填“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
2024-06-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光合作用为作物产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玉米籽粒干物质90%以上来源于叶片的光合作用。玉米生长期遇高温天气会对籽粒产量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人员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将生长至灌浆期(作物积累有机物的关键生长期)的玉米进行白天平均温度为37℃,持续30d的高温处理(HT组);以自然温度为对照(CK组),白天平均温度为31℃,测定相关代谢指标,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光合产物主要以___形式提供给各器官。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在光合作用中具有___的作用,通过光反应将化学能贮存于___中。叶绿素的含量可以反映高温对植物的伤害程度,据图推测,高温胁迫可能使叶绿素分解加速或___
(2)综合图中各指标推测,高温胁迫下玉米的净光合速率___,此变化主要是由___(气孔限制因素/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的,理由是___
(3)逆境胁迫下的植物会形成一系列适应机制以抵抗伤害。持续高温胁迫下,玉米植株中乙烯和___含量会明显增加,调整相关反应,减少水分流失。另有研究发现,高温胁迫和恢复过程中玉米幼苗的脯氨酸(Pro)含量都有所增加,推测此过程中脯氨酸的作用是___
2024-06-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冲刺卷生物(二)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次生盐渍化对植物危害较大,某科研小组研究不同强度的NaCl胁迫对西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4个NaCl水平,分别为0、20、70、120mmol/L,处理20d后对各指标进行测定,具体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NaCl浓

度(mmol/L)

净光合速

率(mmol/ (m2s) )

胞间CO2

度(mmol/ (m2s) )

气孔导

度( mmol/ ( m2s)

可溶性还

原糖(mg/g)

A

0

13.38

218.96

201.26

15.1

B

20

13.47

231.55

208.10

15.2

C

70

12.62

260.04

1 88.86

16.3

D

120

9.1

301.65

163.77

18.9


(1)若要探究NaCl胁迫对西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提取光合色素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是___,用______________法分离光合色素,并根据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____推断盐胁迫对其含量的影响。
(2)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幼苗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使_升高,有利于_______,可以提高对逆境环境的抵御能力。
(3)据表分析,在低盐(20mmol/LNaCl)胁迫下,西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的原因是____
(4)综合分析表内各指标的相关性,CD组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_________(气孔限制因素/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5)受渍害时,植物体内______________(激素)大量积累会显著增强植物对于盐胁迫的耐受性,提高抗逆性。
2024-05-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6 . 科学家测定了不同浓度镉(C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结果如图1所示,黄瓜幼苗叶片的部分结构及代谢活动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植物体因适应缺水环境而发生的气孔响应调节机制与某种激素有关,为研究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气孔导度降低是否具有同样的激素调节机制,可测定叶片中该激素的含量。该激素应为___________
(2)如图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胞间CO2的来源为___________;去路是扩散至叶绿体_______在CO2固定酶的作用下与__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___进而生成(CH2O)。
(3)净光合速率降低可能是由气孔因素引起,但也可能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研究者可通过测定胞间CO2浓度(Ci)的数据(图3),与Pn、Gs的数据比对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图1、3中的数据推测,镉胁迫下的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可能与_____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有关。

   

(4)研究者还展开了关于施不同浓度磷肥(P1~P4)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的部分数据如图4。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__浓度效果更为显著。
(5)镉在植物不同器官的富集程度有明显区别,在镉污染土壤中种植的农作物,需_________________以确定其食用的安全性。有人建议用镉超标的农产品饲养家畜,再以家畜作为人类食品以降低镉对人体的危害,该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浙江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7 . 苋菜是一年生C4草本植物,耐热不耐寒。为探究温度调控苋菜光合作用的机制,研究人员对不同处理下苋菜株高、叶绿素含量、PEP羧化酶表达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处理3d

处理6d

苋菜株高/cm

叶绿素含量/(mg·g-1

PEP羧化酶相对表达量

苋菜株高/cm

叶绿素含量/(mg·g-1

PEP羧化酶相对表达量

25℃(对照)

13.67

36.66

0.996

15.4

36.97

1.078

20℃

13.2

36.13

1.196

14.1

36.07

1.936

15℃

12.77

34.06

1.175

13.07

32.42

2.609

10℃

12.3

32.86

0.722

12.37

.31.48

0.857

注:对照组25℃以下温度的均属于低温,离体叶绿素由于缺少膜系统,强光下容易反应分解。
(1)在苋菜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承担着_____的功能。植物光合能力与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为测定叶绿素含量,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打孔器取20片1cm2小圆片→剪碎后装入25mL容量瓶→用_____定容后置于暗处24h→在_____光(红光、蓝紫光)照射下测定提取液吸光值并计算叶绿素含量。上述操作中,将容量瓶“置于暗处”的原因是_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根据表格的实验结果,分析低温影响苋菜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10℃处理时苋菜植株基本停止生长,且在10℃以下苋菜种子发芽困难,这与种子内_____(填植物激素)含量升高有关。
(4)C4植物能够利用大气中浓度很低的CO2,并且使C4集中到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中,供维管束鞘细胞内叶绿体中的C3途径利用,相关物质转化见下图:

①温度可通过影响酶的_____(答出两点)来调控植物光合作用。
②)根据上图,可知PEP羧化酶的作用是实现卡尔文循环中的_____步骤。20℃、15℃处理下,PEP化酶表达量均上升,但维管束鞘细胞内暗(碳)反应速率仍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答出两点)
2024-05-1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三校联盟(长兴、余杭、缙云)4月高三联考生物试题
8 . 葡萄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它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色美、气香、味可口,是果中佳品。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O2与CO2竞争性结合五碳糖,O2与五碳糖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释放 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循环将CO2还原成糖。据材料可推测光呼吸过程中 O2与五碳糖结合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葡萄属于高光呼吸型的植物,为降低光呼吸对葡萄光合产物的消耗,研究者向葡萄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光呼吸抑制剂SoBS溶液,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呼吸强度见下表。

SoBS 浓度(mg/L)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光合作用强度(CO2μmol•m-2•s-1

18.9

20.9

20.7

18.7

17.6

16.5

15.7

光呼吸强度(CO2μmol•m-2•s-1

6.4

6.2

5.8

5.5

5.2

4.8

4.3

注:表中光合作用强度即总光合速率,SoBS溶液处理对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据表分析,该实验的光合作用强度用________来表示。喷施浓度为300mg/L SoBS 溶液对葡萄增产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为探究SoBS 溶液利于增产的最适喷施浓度,应在________mg/L之间再设置多个浓度梯度进一步进行实验。
(2)葡萄叶光合产物主要以________形式提供给果实。
(3)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延长了葡萄保鲜时间、增加了果农收益。气调冷藏库中葡萄的需氧呼吸受到抑制,原因是________。该库中葡萄细胞的糖酵解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抑制。气调冷藏库配备的过滤装置及时清除葡萄细胞产生的________(激素),可延长葡萄保鲜时间。
9 . 园艺工作者在栽培开黄花的兰花品种时,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白花的兰花。以这株白花兰花作为实验材料,利用离体的组织或细胞培育出完整的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材料选自白花植株的不同部位,下列细胞中不适合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是
A.表皮细胞B.叶肉细胞C.成熟筛管细胞D.茎尖分生区细胞

(2)图中生理过程 _______(填写图中字母和名称)是对细胞分化不可逆的否定。经过程b产生的胚状体中出现形态结构不同的细胞,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
(3)已知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来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若利用此技术,将柴油树细胞培养到_______阶段即可。
(4)若想获得人工种子,通常将_______包埋在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用人工种子的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繁殖。
(5)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下:

   

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_______。据图分析,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生长起始较快、快速生长时间较长、_______等。
(6)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探讨了以下问题:
①ABA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3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ABA受热易分解,故一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养基______后按比例加入。
②实验进程和取样:实验60天完成,每10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_______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ABA浓度和培养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 _______时,其对应的ABA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应培养时间。
10 . 冻雨落到植物的茎、叶表面后,会形成晶莹透亮的冰层,对某些植物造成伤害。回答下列问题:
(1)冻雨会引起细胞内结冰,细胞结构被破坏。类囊体破裂直接影响_____的进行。液泡破裂会导致其他细胞器降解,因为细胞液富含多种_____酶。
(2)植物在冬季来临前,耐寒能力会逐渐增强,主要表现在:生物膜中磷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以维持生物膜的完整性和一定的_____,保证功能正常; 细胞溶胶中大量的_____与抗冻蛋白结合,使结合水含量增加,细胞溶胶变得粘稠,同时,液泡中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浓度升高,使细胞溶胶和细胞液的冰点_____
(3)植物在提高耐寒性方面还有不同的对策。有些植物的叶片在脱落酸、_____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下衰老并脱落。有些植物在细胞呼吸第三阶段存在细胞色素途径(产生ATP)和交替途径(不产生 ATP),低温条件下_____途径的活动会增强,从而增加产热。有些植物的叶肉细胞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如图),液泡膜与_____距离缩小,水快速排到胞外并结冰,避免胞内结冰对细胞的破坏。

(4)早春的茶叶产量少、价格高,而倒春寒常常对刚萌发的茶芽造成冻害。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NaHSO3对提高春茶耐寒性、产量和品质的效果,开展了实验研究。
①下列各项中,实验分组和处理合理的分别是_____
A.在茶园中选择环境条件一致性较好的区域,划分成4个试验小区
B.取长势相同的茶树越冬枝条,扦插后随机分成4组,移入人工气候室中
C.待插枝芽长约1cm,各组分别用相应浓度的NaHSO3水溶液喷洒,然后进行冷冻性试验
D.立春后第二周起,各试验小区分别用相应浓度的NaHSO3水溶液喷洒树冠层,每周1次,共喷4次
②结果表明,2mol/LNaHSO3的效果最好。同时,发现不同年份的实验数据波动很大,这与不同年份春季寒潮的__________不同有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