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种子切片
B.植物向光性实验中,常用玉米、小麦等单子叶植物幼苗做实验材料
C.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都是常用的取样调查方法
D.观察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量,可以用来比较过氧化氢酶与Fe3+的催化效率
2016-11-18更新 | 5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五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2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小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C.调查区域内种群之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
D.修整过的草坪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3 . 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
B.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农田中蚯蚓、田鼠、蚜虫的种群密度
D.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2016-09-2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山西省孝义市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卷
4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C.同种生物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D.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不同水层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5 . 某林区在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地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基因型引入前,原地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
AA50%54%58%
aa20%24%28%

A.该林区30年间发生了次生演替
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发生了进化
C.研究该地区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大
6 . 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处理区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不驱走大蚂蚁增加35
驱走大蚂蚁增加70
不灌溉不驱走大蚂蚁减少10
驱走大蚂蚁减少2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2015-06-24更新 | 263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2016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7 .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13-14高二上·广东汕头·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下列各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统计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014-06-03更新 | 1150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10-11高二上·河北沧州·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较大,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正确的
2014-01-02更新 | 412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结构。
2011-12-23更新 | 5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