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1 . 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河津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在山西境内的主要越冬地。下图为保护区内灰鹤及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

   

(1)研究人员常采用_______法调查保护区内的灰鹤种群密度,此法适用于调查______的种群密度。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是影响灰鹤种群数量变化的______(填“密度制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2)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上图所示成分,还需要________。细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3)灰鹤为杂食性鸟类,若其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是3:1;则灰鹤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kg水生植物。
(4)灰鹤群体在活动和觅食时,时常有一只鹤负责警戒,一旦发现天敌出现,这只灰鹤便会发出高亢的鸣叫声,并振翅高飞,这一过程利用_____信息,意义是_____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2 . 种群的研究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增长曲线等内容,下列有关种群的数量估算和增长曲线描述错误的是(       
A.可用抽样检测法测定酵母菌培养液中的菌体数目来绘制增长曲线
B.在对未调查过的某植物种群计数时,可通过预实验确定样方大小
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0
D.记名计算法描述土壤中小动物的等级常用“多、较多、少、很少”
3 . 林麝具有特殊的腹腺,可以分泌一种具有特殊香气的物质,阴干后是名贵的中药材——麝香。由于栖息地破坏、非法狩猎等因素的影响,林麝野外分布区和种群数量锐减,日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现存林麝主要分布于少数自然保护区内,数量稀少,极度濒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林麝自然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
B.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各自然保护区内林麝的种群密度
C.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提高林麝的K值
D.麝香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024-05-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怀仁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某池塘中淤泥堆积、落叶腐烂、浮游植物滋生,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管理部门对池塘进行了生态改造,并引入了锦鲤等观赏鱼类和荷花,使池塘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某个季节光照减弱,导致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2)夏季来临,池塘中分解者大量滋生,水体溶氧量下降,导致鱼类死亡.分解者分解死亡的鱼类又消耗更多氧气,使水体溶解氧进一步下降,这种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调节,并常常使生态系统__________稳态。
(3)调查池塘中锦鲤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法。也可用两次捕捞的差值进行估算,比如:当第一天一网捕捞有12条锦鲤,并不再放回,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条锦鲤。假设锦鲤始终保持相对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锦鲤的初始数量约为__________条。将不同时间的调查结果转换成坐标曲线,这种曲线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通过实验人们可以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事物本身,获得生动表象,以作为形成概念、理解原理和掌握规律的依据。下列有关教材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若双缩脲试剂B液滴加过多,结果可能呈浅蓝色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DNA半保留复制时均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可用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代表碱基
D.利用样方法调查丛生或蔓生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结果误差可能较大
2024-05-0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名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6 . 九女仙湖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阳城与李寨境内,拥有晋城市境内最大的水域面积。如图表示九女仙湖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鲢鱼属于__________消费者,鲢鱼与轮虫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2)鲤鱼的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但美中不足的是重金属离子含量比鲢鱼高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鳙鱼所在营养级的生物只能获得上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10%~20%,原因是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随营养级的提高而__________(填“提高”“降低”或“不变”)。
(3)研究人员运用标记重捕法对该湖泊1hm2内的鲢鱼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首捕数为80条,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数为60条。若因机械挤压造成重捕时已捕获的10条标记个体中有2条死亡,则该湖泊中鲢鱼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若被捕获的鲢鱼对渔网更加敏感,则会导致计算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7 . 黄猄蚁食性杂,可捕食柑橘灰象甲、柑橘潜叶甲等多种害虫,并能驱赶天牛和蝽象等,防止它们在柑橘上产卵,是柑橘园中害虫最大的天敌。黄猄蚁的繁殖盛期及活跃期与柑橘园中害虫发生期基本吻合,果农利用黄猄蚁进行害虫防治,并辅之以人工捕捉害虫,基本上可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将害虫控制在较低水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柑橘园中的全部柑橘、柑橘害虫和黄猄蚁不能构成柑橘园生物群落
B.利用样方法调查柑橘害虫虫卵的密度,有利于监测和预报虫害的发生
C.柑橘潜叶甲以柑橘为食时,通常可获得柑橘同化量的10%~20%
D.利用黄猄蚁可防治柑橘害虫,这属于生物防治
2024-04-27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名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8 . 研究小组调查了阿拉善荒漠地区小毛足鼠的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在调查的5年时间里共捕获小毛足鼠502只,其中雌鼠263只,雄鼠239只,平均雌雄比约为1.1∶1。期间有一段时间的连续低温导致捕捉到的小毛足鼠数量非常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记重捕法调查小毛足鼠数量时,若标记物过于醒目可能会使调查结果偏大
B.小毛足鼠种群的平均雌雄比略大于1,性别比例失调,不利于种群的繁殖
C.调查结果表明,阿拉善荒漠地区小毛足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502只
D.连续低温对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9 . 太原汾河公园是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公园。如今绿水潺潺、白鹭齐飞的汾河太原河段,曾在2011年爆发过大面积蓝藻水华,污染水域长达数公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河段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大小,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B.调查发现该河段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的种类不同,说明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C.汾河太原河段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其抵抗力稳定性逐步提高
D.修复该生态公园时需降低水体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自生
2024-04-19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省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l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10 . 我国存在着多种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生物存在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过程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寒温带针叶林生物群落区别于热带雨林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
(2)水鹿是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中常见野生林栖动物,主要以各种野草、树叶为食。水鹿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时,能量从第_______营养级流向分解者。调查显示2012年长白山约水鹿445头,2023年约1636头,且母子鹿遇见率和幼鹿占比都显著增加。由此推测,目前长白山水鹿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_________。目前通常采用红外相机来调查水鹿的数量,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答出两点)。
(3)在食物链“植物→雪兔→猞猁”中,与猞猁相比,雪兔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低,从食物成分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调查发现,猞猁种群摄入的能量为8.0×102J.hm-2.a-1,同化量为5.5×102J.hm-2.a-1,若猞猁种群同化的能量中约20%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则其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约为_________ J.hm-2.a-1
(4)热带雨林是陆地上非常高大、茂密的生态系统。雨林中动物种类丰富,但每种动物的个体数不多,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现象存在的原因是______
2024-04-1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卷(五)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