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6 道试题
1 .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但清末开围放垦,树木被大量砍伐,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经过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由11.4% 提高到75.5%,黑琴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大大增加,被赞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和珍禽异兽的天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由黄沙遍地、禽兽罕至的荒漠,又变成“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和珍禽异兽的天堂”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
(2)区分森林生物群落和荒漠生物群落,主要是依据它们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
(3)研究发现,塞罕坝还生活着118种鸟类,不同鸟类间可通过在________等方面形成差异,从而避免生态位过度重叠。
(4)塞罕坝提出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理念,打造“绿色—人文—科技”的森林公园,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原理。
(5)去除取样法所利用的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随着连续地捕捉,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而花同样的捕捉力量所取得的捕获数逐渐降低,逐次捕捉的累积量逐渐增大。科研人员采用去除取样法对塞罕坝的黑琴鸡种群进行数量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所对应的数据为6次实际调查结果。

①结合图中信息,估算黑琴鸡种群的数量应为______只。
②为使调查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参照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的要求,去除取样法调查时需要提出合理的假定条件:在调查期间,_________________
2 . 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其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在野外增殖迅速,会啃食水稻等农作物,使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我国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福寿螺入侵某地区初期由于缺少_______而迅速增殖。欲调查某田地中福寿螺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法。
(2)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研究人员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如图是放养中华鳖(处理组)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
   
①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数在________时间段下降最明显,说明这段时间内成年(生殖期)福寿螺的数量明显减少。
②从种群数量特征分析,放养中华鳖(处理组)后,8—9月份福寿螺卵块数很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③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
2024-01-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湿地物种资源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保护湿地,某研究团队对沿黄河下游青龙湖湿地的植物群落演替进行野外样地调查,发现青龙湖从湖心到岸边的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为:沉水植物菹草群落→纯水烛群落→水烛群落→水烛+扁秆藨草群落→藨草群落→芦苇群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含水量是湖泊湿地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
B.与水烛群落相比,水烛+扁秆藨草群落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
C.群落依次演替的过程中,每二种植物的种群密度都在不断增加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2024-01-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小菜蛾是白菜、花椰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头号杀手”,小菜蛾在其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均会遭到寄生性及捕食性天敌的袭击,已报道的寄生性昆虫种类有109种,其中卵期寄生蜂5种,幼虫期寄生蜂81种,蛹期寄生蜂23种,其中玉米螟赤眼蜂是寄生在小菜蛾卵中的一种寄生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小菜蛾卵的密度
B.寄生蜂属于影响小菜蛾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C.十字花科植物与玉米间作,可提高前者产量
D.寄生蜂与小菜蛾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2024-01-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下表是某兴趣小组对某公园中柏木密度的调查结果(单位:株/100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样方1

21

23

16

15

17

16

18

样方2

18

16

12

13

24

16

31

样方3

17

19

17

19

22

23

15

A.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中的物种丰富度剧烈波动
B.第7组结果偏差大,可能是计数时计数方法不对
C.取样时要在柏木密集区并用等距取样法取样
D.样方面积越大,则样方数越多、种群密度越大
2024-01-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蝗虫食性广,取食量大,对植物的破坏性极大。植物不仅是蝗虫食物的直接来源,还为其提供栖息场所,对蝗虫个体行为和种群动态均有重要影响,植物的覆盖度(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对蝗虫聚集和迁移的影响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覆盖度会影响蝗虫的生态位,蝗虫的生态位是指____。分析上图可知,植物的覆盖度____(填“高”或“低”)时会抑制蝗灾的发生,原因是____
(2)椋鸟是一种适合长距离迁移的鸟类,某研究小组调查了椋鸟入住前后,不同阶段鸟巢周围防控点蝗虫的种群密度,结果如表所示。

调查时间

人工置巢区蝗虫密度/(头·m-2

对照区蝗虫密度/(头·m-2

无惊鸟阶段

51.00

38.00

棕鸟入住产卵阶段

27.00

36.00

椋鸟孵化阶段

6.00

21.87

椋鸟育雏阶段

2.00

15.53

幼鸟成长阶段

0.73

16.04

①常采用样方法调查跳蝻的密度,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有____(答出2点)。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答出2点)。
③群居型的蝗虫能释放对鸟类有刺激性的苯乙腈,该物质能吸引蝗虫聚集,散居型蝗虫不能释放苯乙腈。椋鸟对散居型蝗虫的捕食量显著高于群居型蝗虫的,原因可能是____
2024-01-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邵东地表水丰富,蜿蜒百转,特别是古称“云泉”的邵水桐江,素有“东乡无好景,逆水八十里”之称。境内主要有邵水、槎江、西洋江、落水河、蒸水、仁风水和侧水等七江河。某研究小组以邵东县主要河流为调查区域,对水体中的鱼类及其他生物进行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结果显示:鱼类共计72种,隶属6目22科。鲤形目种类数最多3科39种,其次是鲇形目6科14种和鲈形目8科14种,鲑形目3科3种,合鳃目1科1种和鲟形目1科1种。以上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
(2)若某湖泊有A立方千米淡水,该研究小组想调查其中某种鱼类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捞并标记了a条该种鱼,第二次捕捞了b条该种鱼,其中有标记的是c条,据调查发现由于操作不当,可能有d条该鱼的标记物在实验期间脱落,则在该水库中,该种鱼的实际种群密度是________条/立方千米。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鱼类进行标记时,除防止标记物脱落外,还应该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若研究小组想确定该湖泊中某种鱼的捕捞量,他们需要关注该种鱼的__________等种群数量特征,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该研究小组在调查中发现某河流中有挺水层(如芦苇)、浮水层(如满江红)和沉水层(如黑藻),这些植物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若想调查芦苇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它在该河流内的__________(答出2点)等。
2024-01-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复合耕作体系,将水产养殖鱼池中的水输送到水培栽培菜系统净化后再回流鱼池,从而实现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两者都能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复合体系可不依赖于其他生态系统而进行物质循环
B.调查某种鱼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浮游藻类用抽样检测法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
D.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伴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氮磷增加造成水华,属生物富集现象
9 .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捕获次数麻雀数量/只黄鹂数量/只
第一次4643
第二次48(6*)36(9*)
注:*表示带标记
A.该区域内包括麻雀和黄鹂在内的所有鸟类构成一个群落
B.该区域黄鹂大约有172只,麻雀大约有322只
C.第二次捕获过程中两种鸟各死了2只,将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D.为使调查结果更准确,两次捕获期间两种鸟的种群数量应维持相对稳定
10 . 退耕还林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图是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分析作答:

(1)该区域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演替。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________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弃耕地恢复为阔叶林的过程中,调查栎树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发现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
(3)退耕还林之后该林地多了很多动物,该林地中,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 2 点)。
(4)退耕还林是一种效果非常良好的生态保护措施,但是在自然环境不改变的条件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却很难建立起林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