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6 道试题
1 . 林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湖南省曾经是林麝重要分布区域之一,但20世纪下叶以来,其野外分布区和种群数量锐减。现存林麝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和湘南的少数自然保护地内,数量稀少,极度濒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林麝活动能力强,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对林麝种群密度变化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C.20世纪下叶以来,林麝种群数量锐减说明其年龄结构是衰退型
D.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提高林麝种群K值
2023-12-2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2 . 人为砍伐树木可形成林中空地即林窗,林窗面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标记重捕法可以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
B.林窗面积越大,其透光性越强,土壤动物丰富度越大
C.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类群数不呈正相关
D.林窗导致生物在不同地段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3 .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记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B.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5
C.若已被捕捉、标记过的田鼠不易再次被捕捉到,则估算数值会偏大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2023-12-2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某湿地经过多年科学有序的综合治理,自然生态空间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不断提升,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惹人驻足。为保护某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此湿地,一个多世纪内其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甲,图乙是在某调查阶段该物种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可知,该物种在增长速率最大时的种群数量大约是______只。据图乙可知,该种群在第5年时年龄结构是______。第5-20年间,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______年。
(2)若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按“S”形增长,则为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每次捕捞______(填“前”或“后”)该鱼的种群数量应维持在K/2左右,用______(方法)调查该种鱼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填“多”或“少”)。
(3)图1是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相关实验,并测得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

分析图1实验数据得知,在0~7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S”形增长,超过7d之后,由于______原因(至少答出两点),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该同学在某一时刻提取部分样液,并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细胞分布如上图,则此时该样液的细胞密度为______个/mL。
2023-12-27更新 | 77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5 . 为了研究有效防治紫茎泽兰的措施,研究者在入侵区引入不同种类的牧草进行条状种植,三年后,测得紫茎泽兰株数和覆盖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牧草的种类,因变量为紫荆泽兰的株数和覆盖度的变化
B.常用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对紫茎泽兰进行取样调查其种群密度
C.引入的牧草和紫茎泽兰之间形成种间竞争,会导致生物多样性提高
D.引入的牧草中不能改变原有群落演替方向的是串叶松香草和香根草
2023-12-26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生态位宽度能反映物种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为研究某自然保护区内的优势种情况,研究人员选取1公顷(hm2)的样地对几种高大乔木和动物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物种

种群密度(株/只·hm-2

生态位宽度相对值

木荷

2732

24.16

马尾松

1832

24.01

苦槠

145

13.67

白鹡鸰

42

9.39

灰鹡鸰

115

9.38

(1)调查苦槠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样方面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__(填“1”“20”或“400”)m2,理由是__________
(2)若要研究该自然保护区内某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其在保护区内的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特征及其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______
(3)据表推测,当环境条件恶化时,木荷和马尾松不易被淘汰,理由是__________
(4)有人认为,白鹊鸰和灰鹊鸰的生态位宽度接近,故两者的生态位相似。基于该观点,请预测这两个种群的发展结果: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023-12-2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7 .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黑桫椤个体数平均值
12345678910
A717510616741569.3
B196101481158549.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原则。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_,测定结果为_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量,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量数据见下图。
  
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植株高度(茎高)增加,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增大。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填“种类”“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森林群落的_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个亚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
8 . 草原是陆地群落中的常见类型,草原群落的主要植被是草本植物,布氏田鼠对草原植被的危害较大。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称为该种植物的_____
(2)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的甲地草原,其演替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_____;该地的演替很难形成森林,结合环境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甲地草原的演替类型是_____
(3)乙地草原上,苜蓿和黄芩是多种昆虫和布氏田鼠的食物,而昆虫又是布氏田鼠的食物。昆虫与布氏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
(4)采用标记重捕法对丙地草原2公顷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数量进行调查: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上次标记过的个体有10只。
①该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只/公顷。
②若该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不考虑迁移和死亡,繁殖n代后,产生的子代数为_____
9 . 小勾儿茶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自从1907年在湖北兴山被发现后,消失了近百年,直到本世纪初才又被陆续发现,因而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小勾儿茶为落叶灌木,高3-6米,喜温暖、湿润的生境。下列有关小勾儿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小勾儿茶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
B.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小勾儿茶种群数量的增加
C.气温、干旱、火灾等是影响小勾儿茶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选择性采伐与小勾儿茶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有利于小勾儿茶种群的增长
10 . 调查是科学探究方法之一,下列关于调查方法的运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查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可以采用样方法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统计物种的相对数量
C.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进行计数
D.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采用浸泡法或沾蘸法处理插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