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调查一农田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
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逐个计数法D.目测估计法
2 . 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 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B.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适当砍伐,可以改变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从而减少竞争
D.适度砍伐,使人工林保持持续的更新能力,可长期维持稳定的生产
3 .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2019-01-30更新 | 4812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佛山第一中学高一第二次段考生物试卷
4 .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2019-01-30更新 | 333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5 .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__J/hm2·a,这部分能量是指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弃耕农田→杂草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I.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调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Ⅱ.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田鼠的数量调查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7-30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监测,结果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栗瘿蜂在与长尾小蜂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
B.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C.调查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D.栗树同化的能量部分储存于有机物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7 . 高中生物学实验常需测量和计数,下列操作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小的是
A.对研磨后的苹果匀浆进行过滤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含量
B.在蒲公英生长密集处取样调查其在样地中的种群密度
C.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并计算鲤鱼的数量
D.从静止的上清液处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
2018-04-02更新 | 1749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理综生物试题
11-12高二上·云南昆明·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中学生物科技小组对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样方X1X2X3X4X5X6X7X8
种群密度(株/m2)37152498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种群密度为6.5 株/m2
B.用此方法求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密度应完全相同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2018-11-12更新 | 908次组卷 | 7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高二5-7班上期中生物卷
9 . 生态农庄是当前兴起的以绿色、生态、高效、观赏为特征的新型农业模式。请回答:
(1)花卉区,以种植各种花卉吸引人们前来观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资源,说明生物多样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2)果园区,通过招养鸟类进行害虫防治,达到不用农药的绿色无公害生产目标。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科普区,一学生小组正采取___________(方法)调查一块开阔草地中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经进一步调查后,根据生物种类的多少而计算出此群落的_______;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该草地若不施加入工干预,最终将会演替形成_______________
(4)生产区,“稻—萍—鱼”稻田立体种养能达到高效目标,原因是这种模式能合理利用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空间;同时,与稻田单一种植相比较,该模式在能量利用上也有优势,体现在__________
2017-05-2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10 . 温带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请回答相关问题:
(1)草原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_______________。研究某区域草地土壤中小动物数目多少常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2)草原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这种结构特征被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片草原在草原与森林过渡带,近百年来逐渐有了森林群落特征。在这个过程中,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显著提高了。
(4)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草原遭受蝗虫的采食后,草原植被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这种能力叫做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4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见下表。

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