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亚洲飞蝗属于群居性昆虫,其发育分为卵若虫(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亚洲飞蝗繁殖能力强、数量多,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探索防治亚洲飞蝗的措施,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亚洲飞蝗属于消费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为评估亚洲飞蝗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往往需要调查其种群密度,调查亚洲飞蝗成虫密度时般采用标记重捕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亚洲飞蝗的雌虫能利用前翅发声,吸引雄虫前来交尾繁殖后代,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
(3)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防治亚洲飞蝗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2 . 高眼鲽是一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鱼类.近年来,由于高强度捕捞、产卵和越冬栖息地被破坏,其种群结构趋于简单化,个体趋于小型化,种群资源量呈减少趋势。为了给高眼鲽提供保护,研究人员在近海域设置底拖网对高眼鲽的种群结构和资源进行了相关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高眼鲽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研究人员在渤海和黄海的近海设置不同底拖网调查取样点,如图1中的黑点所示,该取样方法为____________法。

(2)究人员于不同季节不同取样点捕捞高眼鲽,并记录不同体长高眼鲽的捕获频率数据,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知,高眼鲽的繁殖季节主要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1985~2010年黄海中南部采集的高眼鲽体长范围为3.8~51.0cm,2012~2019年的数据为3.5~38.0cm,现在采集的高眼鲽样品体长范围为3.8~29.6cm,高眼鲽体型的变化趋势与长期捕捞压力有关。从进化的角度分析,高眼鲽个体小型化对种群繁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提高高眼鲽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除了在其繁殖期禁渔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答出1点)。
3 . 蝗虫是农业害虫,其幼虫称为跳蝻,生活在干旱少雨的季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B.蝗虫的聚集生活,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C.利用杀虫剂可彻底杀死蝗虫,避免其捕食农作物
D.蝗虫入侵初期数量呈“J”型增长,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2021-09-11更新 | 31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下列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植物才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B.一般不选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因为双子叶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
C.选取样方时,应根据调查对象的分布、地段,确定样方的多少、大小和取样方法
D.因为取样时必须要做到随机取样,所以任何一个样方的种群密度都可以作为所调查地区的种群密度
5 .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发生了很多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亦或是人祸。这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警钟。请大家结合下面资料,回答相关生物学问题:
资料一:澳大利亚山火始于2019年7月18日,燃烧了整整210天,终于在2020年初经历了暴雨之后熄灭。据悉,过火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约10亿只动物葬身火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受到沉重打击。澳大利亚火灾后大量失去栖息地的蝙蝠进入人类生活区域,加剧人们的恐慌,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被证实在蝙蝠身上,至少携带100多种足以让人类致命的恐惧病毒,曾经的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SARS病毒,蝙蝠都是直接源头,通过中间宿主(其他野生动物)间接地传染给人类。
资料二:2020始于东非,蔓延至欧亚大陆的蝗灾给世界多国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是数十年间世界范围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蝗灾,粮食危机又雪上加霜。
(1)澳大利亚每年都会发生山火,持续的高温干旱是重要的诱因。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导致___________,引起全球变暖,这是局部地区频发高温干旱的主要原因。林火过后,自然环境能够恢复,这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山火过后,很快发生演替,由于光照和___________充足,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植株。
(2)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的旱灾相伴而生,我们应该把防治蝗虫的重点落在“防”上,比如用__________法调查蝗虫卵的种群密度,提早预防;引进鸭子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从根本上抑制蝗虫数量。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引进鸭子抑制蝗虫的意义:_______
(4)为了防止蝙蝠将人畜共患的疾病传染给人类,有人建议大量捕杀蝙蝠,该建议是否合理?___________请结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变化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
6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被捕食
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仅用肉眼对小动物进行计数
7 . 广东省湛江市的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被誉为湛江市的肺美丽的后花园。这里环山依水,峡谷形态各异,林木茂盛,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这里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乔木、灌木、苔藓、虎纹蛙、蜥蜴、苍鹰、岩鹭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 森林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的分布,形成了______结构。
随着峡谷的走势,环山傍水的地形变化,该公园还具有了________结构。森林中的乔.木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____
(2)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从图乙所示的林业部门对该地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的种群数量调查结果看,新的环境容纳量明显_____于原来的环境容纳量,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某生物小组同学要调查该地物种数量,依据图甲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生态学研究离不开野外调查与实验,下列研究与实验最可能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A.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B.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个体的标志物脱落
C.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舍弃个体数量较少的样方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为研究确定苹小卷叶蛾发生规律,比较性信息素诱捕器放置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诱芯(含性信息素)个数等因素对苹小卷叶蛾雄性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苹果园中利用诱捕器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苹小卷叶蛾虫卵的密度,则可用_________法。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应注意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信息,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害虫的防治方法属于_____防治。
(3)研究发现,诱捕器内放置的诱芯数量和诱蛾量之间呈现如图所示的关系:
   
由此说明,性引诱剂浓度和引诱效率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在苹果树平均株高为3m左右的果园中,诱捕效果最好的为2m处的诱捕器。在平均株高为2.5m左右的果园中,诱捕效果最佳的高度一般小于2m,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动物的丰富度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
C.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越来越简单
D.在池塘中,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2020-08-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