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2020-07-12更新 | 8089次组卷 | 8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
C.在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注意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3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较实际数值偏小的是(       
A.标记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再次被捕获概率降低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直接吸取上层菌液
D.对于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生物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种群数量
4 .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某个种群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则这个种群的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很多,对于生活隐蔽的猛禽猛兽等适合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进行调查
D.只要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就会越来越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非洲大蜗牛(雌雄同体),是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一般仅在雨后及夜间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大蜗牛进入我国后将持续呈现“J”形曲线增长
B.非洲大蜗牛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C.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预测
D.调查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进行
6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除了样方法、标记重捕法外,还有粪堆计数法,其原理是动物种群数量与所发现粪堆的数量呈正相关,该方法特别适合因行踪隐蔽或者夜间活动等而不易观察的动物。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采用粪堆计数法调查时,需要到动物活动密集的区域取样
B.粪堆计数法可以准确计算出动物的种群密度
C.采用粪堆计数法调查时,需要考虑动物的日排便数
D.气候条件变化,如雨水因素,会导致调查结果偏高
7 . 下列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不只适用于植物
B.调查蝗虫种群密度,应选择草多的地方
C.种群密度的调查要考虑季节变化的影响
D.对于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生物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种群数量
8 . 梵净山位于铜仁市境内其山形复杂,环境多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全球为数不多的生物多样性基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梵净山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一般大于草原群落
B.梵净山从山麓到山顶的植被分布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梵净山区域内的生物可通过捕食等种间关系协同进化
D.可用红外触发相机统计梵净山境内黔金丝猴的种群数量
9 . 异龙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有“第二西湖”的美称。请分析和解决下列问题。
(1)在异龙湖综合治理之前,周围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排放到湖中,出现了部分水生植物和动物死亡的现象。经检测发现,在部分鸟类体内,一些重金属的浓度超过了其在环境中的浓度,生物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
(2)在实行退田还湖等一系列治理措施后,异龙湖区域水生植物、动物等不断增加从而提高了异龙湖的____________能力,更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若要调查湖中红嘴鸥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湖区内生态位相似的物种要通过____________相互夺取生态位,生态位的出现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_____的结果。
(4)异龙湖曾经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湖泊之一。2019年异龙湖管理局在湖中投放了共85万尾鲢鳙鱼用于治理。通过三年的“以渔净水”,蓝细菌密度得到控制,湖水富营养化问题得到改善。请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角度分析,“以渔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
10 . 研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害生物的防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改造飞蝗发生区的生境可有效控制蝗灾的发生
B.控制玉米田中入侵物种草地贪夜蛾的种群数量需要大量引入天敌
C.使大黄鱼种群数量维持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鱼产量
D.研究穿山甲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数量特征,有利于种群的保护对策的制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