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无瓣海桑生长快,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估算无瓣海桑种群密度时不需要统计隐蔽环境下的无瓣海桑幼苗
C.无瓣海桑被本地植物取代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
D.不同高度的无瓣海桑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 . 图1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物群落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生物群落中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1,则调查该生物群落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研究该生物群落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
(2)图2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在t3时刻乙种群迁入,导致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
(4)在人为干预下,该生物群落被分割成环境不同的几个区域,后来某区域生物种类明显发生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
3 . 灰鹤是大型迁徙鸟类,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B.可由上述调查数据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C.灰鹤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
D.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4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对于压在样方边界上的个体,计数时要遵循“取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原则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应大而醒目,以便重捕后辨别和计数
C.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D.病原体对种群数量变化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
5 .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及跳蝻的种群密度都可用标记重捕法
②在实验室利用无菌培养液培养酵母菌,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
③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
④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
⑤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在边缘滴培养液,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
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②④⑤
6 . 下列对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迁入率、迁出率
B.若标记个体没有混合均匀即进行重捕,则最终的统计结果偏大或偏小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结构
D.任何种群中雄性和雌性的数量比例均为1:1
7 . 湿地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它可以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将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是自然界中陆地、水体和大气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请根据生态系统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碳循环对生物和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2)为了提高芦苇纤维的长度和纤维的品质,在生长期可以用_____(激素)进行处理。
(3)植物的“绿色”和花香可以吸引昆虫传粉。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
(4)沼泽干涸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若要调查沼泽地里黑脸琵鹭的密度,用的方法应是____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一般为_____
(5)人们不断的除草、杀虫,目的是_____。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_____
2022-12-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说文》云:“鹬知天将雨则鸣,故知天文者冠鹬。”滨鹬是一种中小型涉禽,生活于湿地生态系统,食性较杂。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湿地的面积及滨鹬的数量均稳步增加。下列关于滨鹬种群数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滨鹬数量增加说明滨鹬的种群密度增大
B.滨鹬数量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滨鹬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C.可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滨鹬的种群数量
D.现在滨鹬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是增长型
2022-12-22更新 | 704次组卷 | 8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下列有关探究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调查某河流50 公里范围内水葫芦的种群密度时最好用等距取样法
B.调查某森林中白桦树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要先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观察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诱虫器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
10 . 在一片约1公顷(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该铁环不利于山雀运动,更容易被人捕捉),然后全部放掉(不考虑被天敌捕食的情况)。第二次捕获了30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约为(       
A.略大于150B.略小于150C.略大于6D.略小于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