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C.相对湿度、年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可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D.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
2 .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调查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以确保结果准确
B.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C.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后直接用显微镜计数
D.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诱虫器上方要使用冷光灯照射
3 . 田鼠是一种群居的植食性鼠类,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鼠害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田鼠与其天敌猫头鹰的种群数量的波动总是不同步的
B.由于田鼠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调查其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偏大
C.即使食物十分充足,内蒙古草原上田鼠的种群数量也呈“S”型增长
D.田鼠的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的最大数量,不同时期环境容纳量不同
4 . 某校生物科研小组对一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采用不同体积的样方来调查土壤中的物种数。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____________。由图1判断,调查该生态系统土壤中物种数的样方体积最好是____________
(2)图2中未表示出的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调查的结果会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由于某种原因使得A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减少,E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4)若图2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摄食两种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E每增加10kg生物量,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__kg。
(5)在人工干预下,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演替,演替结果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
5 . 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现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时间(年)12345678
黑线姬鼠数量(只)185001920014500115009400950094009500
Z的种群数量(只)100120190240170160170160
A.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
B.前4年内,物种Z的数量呈“S”型增长
C.引人新物种Z后,黑线姬鼠种群K值约为9450只
D.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
6 . 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该技术是在鱼塘中按一定的比例混养青鱼、草鱼、鳙鱼、鲢鱼,四种鱼一般不相互捕食,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因此能得到较大的收益。 下图表示某鱼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鱼分布在不同水层,说明该群落在空间上具有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是 由________不同造成的。
(2)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_________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鳙鱼与鲢鱼、青鱼、草鱼之间的种间关系主要是____
(3)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若以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标志物易脱落,则估算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数值____
(4)混养时各种鱼的投放数量,不宜超过它们在此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与单独放养草鱼相比,混合放养有助于增产增收的原因是________
7 . 下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
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
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