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某果园里生活着许多种害虫,主要有卷叶蛾、蚜虫和食心虫等,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果农在果树下套种牧草,害虫的天敌(如瓢虫、螳螂等)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蚜虫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卷叶蛾、蚜虫和食心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卷叶蛾→螳螂→黄雀,构成一条食物链
D.套种提高了该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2020-09-25更新 | 5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20-21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2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是(       
A.所选样方位置上有块大石,应该换个位置取样
B.调查某地麻雀种群密度时,少数雀腿上的环套标记脱落
C.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期间,猫头鹰大量迁入
D.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2020-09-25更新 | 3534次组卷 | 15卷引用:考向17 种群和群落-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3 . 高原雪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动物,常穴居于低矮草地中,天敌有赤狐等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绘制了高原雪兔种群数量Nt+1/Nt比值与时间(t)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t为c~e时,高原雪兔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高原雪兔的种群密度
C.高原雪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后会立即躲入洞穴,周围的雪兔见此情景也会紧跟着跑入洞穴躲避,这个过程中传递的信息有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D.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相比,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低
4 . 某科研小组对实施生态工程控害技术稻田中的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调查,以探明生态工程技术对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动态影响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水稻生态工程控害技术对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影响

年份

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

生态工程控害区

农民自防区

2015

捕食性天敌

蜻蜓目

2.40±0.64

1.47±0.40

鞘翅目

2.20±0.69

0.47±0.21

半翅目

6.13±1.45

1.00±0.40

肖蛸科

15.27±2.32

16.40±1.92

其他蜘蛛

17.93±2.33

5.20±0.90


(1)生态工程控害区稻田内冬季种植紫云英等绿肥作物,目的是______,这主要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
(2)从种间关系角度考虑,天敌功能团包括捕食性天敌和_______天敌,调查捕食性天敌如某蜘蛛种群密度的方法为_________,该方法的关键是注意_______.
(3)由上表的生态工程控害区与农民自防区捕食性天敌相对数量对比,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无论是生态工程控害还是农民自防控害,都是为了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9-11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跳蝻、蚜虫的密度
C.调查某山坡上樟树的种群密度,样方面积应该取1 m2
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6 .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的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__________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植被类型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的生物量的是____________(填“S1”或“S2”)。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已不存在,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____________演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____________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____________的利用率。
(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20%,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_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
(4)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____________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2019-07-18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综合练 人教版高三 必修3 专题十 生物与环境 综合训练
7 . 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        
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B.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
C.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019-07-16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8 .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森林中落叶松的集群分布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样方法既可调查种群密度也可调查群落丰富度
C.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群落丰富度的提高
D.演替是随时间的推移,群落中一个种群代替另一个种群
9 . 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这种分布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C.生物课外小组学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择某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D.“S”型曲线代表的种群数量在到达K/2后仍继续增大
2019-06-19更新 | 3090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10 . 研究人员调查了数年内某地区中野兔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变化,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其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种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但基因却能代代相传,因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可直接影响_______________ (填种群的数量特征)。若不考虑该野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据图分析,该种群的数量变化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S”型增长。在进行调查的时间范围内,该种群数量最多的时间点为_______________
(3)与数学方程式相比,曲线图这种数学模型表现形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界中,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有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个),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不断变化中。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10更新 | 77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