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为解决某市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2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遗传病发病率,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不统计样方边线上的个体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注意打开电灯
3 . 湖北潜江市小龙虾举国闻名。“稻虾共作”中的小龙虾四处爬动挖洞,摄食害虫和杂草,实现水稻、龙虾增产增收。为研究“稻虾共作”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
项目物种丰富度昆虫密度(只/m2)杂草密度(株/m2)
千金子稗草莎草空心莲子草通泉草
常规区3572.113. 17.65.26.98.2
稻虾共作区2243.33.82.14.82.03.0

(1)水稻田中的小龙虾和植食性害虫的关系是 _________。在长方形的稻田里,可以采用 _________(具体)调查稗草密度。
(2)表中数据说明,与常规区相比,稻虾共作区会____ “稻虾共作”对杂草优势种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3)"稻虾共作”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该系统虽然不额外施用化肥,但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同时,“稻虾共作”系统不松土耕田也可以防止烂根,原因____________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小龙虾引入水稻生态系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2019-10-24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考试生物试题
4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
C.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D.环境容纳量受自然条件限制,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5 . 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种小型动物栖息。如图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食物网中,小型猛禽分别处于__营养级。
(2)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十分惊恐,这种反应属于_____反射。工作人员通过释放训练过的猎鹰来驱赶小鸟,则是生态系统中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或“行为”)信息传递的应用。
(3)为了进一步驱鸟,某机场先铲除原有杂草,而后引种了虫和鸟都不爱吃的“驱鸟草”,机场内小鸟大为减少。以后“驱鸟草”逐渐被杂草“扼杀”,这种生物群落的变化过程属于______
(4)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图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调查中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示意图如下,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记为____
2019-01-3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4月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6 . 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和食物条件,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
(4)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中的含碳量,单位kg/(hm2•a)。若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折合为葡萄糖进行计算,已知1kg葡萄糖储存的能量为1.6×104kJ,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00hm2,则第6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
2018-01-2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适应性训练(五)理综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调查及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片草原中跳蝻的密度
B.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区松鼠的种群数量
C.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D.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培养液加入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
8 . 灰茶尺蠖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对茶叶生产影响较大。下面是对某地区灰茶尺蠖的研究资料。
资料一:灰茶尺蠖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1 ~23℃,低温或高温均阻碍灰茶尺蠖的生长发育。灰茶尺蠖有黑体型和灰体型两种体色。相较于灰体型,黑体型对低温适应能力更强,但抵御高温能力差。
资料二:研究发现灰茶尺蠖黑色性状对灰色性状为显性性状,但在某地田间调查发现,黑体型个体在田间数量较少,黑体型在田间的最高分布比例是35%,有些区域目前甚至没有黑体型的分布。 请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若要调查温度对灰茶尺蠖产卵的影响,需调查单位面积上灰茶尺蠖虫卵的数量,调查方法应选择____________法。
(2)黑体型与灰体型两种体色灰茶尺蠖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种内关系”或“种间关系”)。
(3)温度等气候条件能影响昆虫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种群数量,此外影响灰茶尺蠖种群数量的外界因素还有___________等。若要减小对茶树的危害,可选择特定的环境条件种植,降低灰茶尺蠖的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4)资料二所述结果与其显性遗传特性不相符,依据资料一对此结果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1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高三5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卷
9 . 薇甘菊是珠三角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他们选取未被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且以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群落

A

B

C

D

植物种类

150

121

69

0

有机碳储量(吨/公顷)

植被

56.2

50.9

43.5

0

凋落物

2.0

3.5

5.4

0

土壤

161.9

143.2

117.7

86.1

总计

220.1

197.6

166.6

86.1


(1)研究人员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各群落的植物种类,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表中数值应是植物种类__________
(2)调查结果显示随薇甘菊入侵强度增大,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的变化是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3)薇甘菊入侵使植被凋落程度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调查研究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
2017-03-15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10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种间关系中竞争关系可能导致生物种群灭亡。
C.为了保护生物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的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应该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进行捕获。
D.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