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下列调查某种生物种群密度所使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可用“逐个计数法”调查某山坡上珙桐的种群密度
B.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草场跳蝻的种群密度
D.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2 . 如图为某研究小组调查千岛湖甲、乙两个孤立岛屿上社鼠数量在某年3月至11月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岛屿中社鼠在6~7月份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迁出率大于迁入率
B.乙岛屿中社鼠在3~4月份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4月和6月分别是乙岛屿和甲岛屿的最佳灭鼠时机
D.调查社鼠种群密度时,再次捕获后社鼠死亡不会影响调查结果
3 . 大树杜鹃为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因量少而珍稀。科研人员为分析大树杜鹃生存环境的群落特征,在大树杜鹃群落设置8块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调查结果如下图。其中,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物种的概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时随机选取8个样地,每个样地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
B.8个样地中物种分布有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有不同生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乔木层郁闭度的大小只影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对草本层没有影响
4 .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10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2400只/hm2
B.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
C.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D.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2021-08-21更新 | 595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生物试题
5 .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农田中鼠的种群数量,应采用______法。
(2)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4)在该林场,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
9-10高二下·广东中山·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000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株。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       
A.15000B.16250C.17500D.70000
2021-02-02更新 | 11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
C.标志物脱落
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2021-01-05更新 | 322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结构个体数)。请回答:

(1)若该种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应该采用__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若该种动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应该采用__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
(2)图中信息显示,该种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随_________而变化;若一种外来生物于6月份入侵该岛,并以该种群未成熟的个体为食,这将使种群的_________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第二年的_________,最终使岛上该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
(3)8~10月份该种群的出生率为_________;适度捕猎该种动物的成熟个体的时间可以考虑选在每年的_________月份以后。
9 . 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能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表示种群的数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_______(填“r对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S”形增长曲线。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I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________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草原的鼠患,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的角度将会________;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9-10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10 . 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数量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调查的是(       
A.被标记的动物应与种群中的其他个体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