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科研工作者对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统计黑桫椤个体数,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黑桫椤个体数平均值
12345678910
A71751061671415610.3
10.0B19610148115185410.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_,测定结果为_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这些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填“种类”或“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_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群落中从山脚到山坡黑桫椤呈镶嵌分布,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结构。
(4)调查保护区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5)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10,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个。
2 . 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中某种鸟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曲线可知,该鸟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形增长,P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________
(2)可利用________法对该鸟的种群数量进行估算。t1时捕捉该类鸟20只,标记后原地放还。t3时进行第二次捕捉,结果发现50只内有5只带有标记物。若被标记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死亡,则t1时该鸟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只。
(3)图中________时刻该鸟种群的种内竞争最激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森林曾经经历过一场大火,后来通过人类的植树造林,现在郁郁葱葱。从群落演替的角度说明,人类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16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       
A.2×104B.4×104C.6×104D.8×104
2022-06-23更新 | 9115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 5 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B.5 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群落
C.香果树和野核桃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 3 种接近衰退型
D.用样方法调查某种乔木年龄结构时,样方大小最好为 1m×1m 的正方形
5 . 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

B

523

568

103278

104118

36.67

40.86

14.10

20.40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
2022-06-13更新 | 10846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青海沙蜥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它们的种群数量和洞穴数量成正比,可以通过计数青海沙蜥洞穴的数量来估计其种群密度。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调查若尔盖草原荒漠中两块各105m2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密度的差异,以下四种调查方案中最合理的事(       
A.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1个105m2的大样方,将整个样地中的青海沙蜥洞穴都清点一遍,然后比较两者的差异
B.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1个50m×50m的样方,比较2个样方中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差异以代表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C.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2个25m×25m的样方,分别求出每块样地中2个样方里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平均数,从而比较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D.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5个25m×25m的样方,分别求出每块样地中5个样方里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平均数,从而比较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2022-05-22更新 | 4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武威市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种群密度是进行农林害虫监测、确定渔业捕捞强度等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由此可确定渔业捕捞的强度
B.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若先滴培养液后盖盖玻片会使种群密度偏小
D.在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或濒危物种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8 . 我国已经启动了亚洲象生态保护项目。研究显示,亚洲象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仅存300余头,分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照或摄像的方法
B.人类开垦农田、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
C.对亚洲象受损栖息地开展修复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
D.可通过研究其活动轨迹构建生态廊道来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9 . 白洋淀素有“华北明珠”的美誉。白洋淀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水鸟啁啾,芦苇婆娑,荷香暗送,构成了一幅生态美景。下列有关白洋淀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渔民控制渔网的网眼大小,可调控鱼群的年龄组成
B.芦苇的高矮不一体现出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调查苇莺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D.随着保护力度加大,白洋淀的物种丰富度有所提高
2022-03-19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       
A.所用标记不能影响到刺猬的生命活动
B.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天敌捕食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2022-03-14更新 | 256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