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0 道试题
1 . 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时间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种丙比物种乙高大很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甲会消失,物种丙会增加
B.在用样方法取样时,物种丙的样方面积一般大于物种乙的
C.第20~40年,该群落中甲、乙、丙的相对多度发生改变,会导致群落的类型发生改变
D.第30~40年,物种乙的种群密度一定在减小
2 . 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广东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技术可用于估算该保护区内某大型哺乳动物的种群密度
B.该技术可通过调查梅花鹿种群的性别比例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
C.该技术可用于调查该保护区内赤麂的老年个体数和幼年个体数
D.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生活的干扰相对较小
3 . 为调查某水域中草鱼的种群数量,某同学捕获了90只草鱼,用红色、白色、蓝色三种颜料分别标记30只并放回,一段时间后随机重新捕获120只草鱼,其中红色、白色、蓝色标记的草鱼分别为6只、8只、6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水域中所有生物均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可根据每种标记颜色分别估算草鱼的种群数量
C.该水域中的草鱼总数约为540只
D.若重捕期迁出部分草鱼,则调查结果会偏小
4 . 小绿叶蝉活动范围小,是茶树的主要虫害之一。某研究团队对同一区域的纯茶园和茶树—板栗间作茶园的小绿叶蝉及其天敌蜘蛛的个体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蜘蛛和小绿叶蝉的数量
B.蜘蛛可通过摄食获得小绿叶蝉的物质和能量
C.间作模式需增加农药使用量,不利于茶树生长
D.密度制约因素使间作茶园中小绿叶蝉死亡率上升
5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相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查跳蝻种群密度时使用样方法,取样方时一定要随机取样
B.为调查某种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调查组采用标记重捕法,在两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2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10只没有标记,4只有标记,估算该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约为56只/公顷
C.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由此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 K 值小于实际的 K 值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统计个体比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时,可采用记名计算法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
6 . 无人机搭载摄像仪和不同传感器能用于生态学中物种识别、野生动植物种群个体数量和分布、群落调查等方面研究。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可用于某自然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度的调查
B.该技术可以解决人力不能到达、对野生动植物生活干扰等问题
C.调查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价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
D.调查研究结果可用于某种大型乔木未来种群数量变化预测及性别比例的确定
7 . 山东沂蒙山区多地退耕还林、荒地造林卓有成效,下图是调查人员对鸟类丰富度的统计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退耕还林、荒地造林后群落演替的速度改变B.灌丛比农田生态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
C.调查各种鸟的种群密度时需要随机选取样方D.图示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
8 . 极端天气会使蝗虫蔓延, 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科院团队在《自然发表文章指出:群居蝗虫释放的4-乙烯基苯甲醚(4VA)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吸引力, 蝗虫通过定位在锥型感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 能够快速感应4VA从而聚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极端天气导致蝗虫数量的上下波动属于周期性波动
B.信息素4VA对蝗虫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正反馈调节
C.用人工合成4VA群聚蝗虫并将其诱杀, 属于化学防治
D.用样方法对蝗虫幼虫进行调查, 即可得蝗虫种群密度
2023-09-1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中、河中、北中、惠中、阳中、茂中等6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9 . 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才能顺利开展探究活动。下列关于生态学探究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上蝗虫的种群密度
B.用黑光灯诱捕法估算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D.用灭菌的土壤样品探究其中的微生物分解作用
10 . 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I 和 II 为幼年期,III 和 IV 为成年期,V 和 VI 为老年期
A.环境可以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
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低
C.乙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可预测甲地阴坡的种群数量会增多
2023-09-09更新 | 3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高三考前仿真模拟(一)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